虛勞病證治(3)
第31講 第六篇:虛勞病證治(3)
王雪華教授講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按語]
原文分析
第15條 虛勞腰痛──八味腎氣丸
腰:腎之外府腎陽虛
少腹拘急 ┘ ↓
小便不利者:膀胱氣化不利
[方義]壯腎陽──炮附子、桂枝 “少火生氣”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滋腎陰──地黃、山萸肉、山藥 “精能化氣”
腎 肝 脾
瀉腎邪──丹皮、茯苓、澤瀉
第17條 虛勞虛煩不冧寐──酸棗仁湯
[附方] 虛勞脈結悸──《千金翼》炙甘草湯
不足──
汗出而悶──
同學們好,我們今天,在講《虛勞》篇的內容之前,把上一次課有關虛勞的內容,給大家簡單的複習一下。
首先,第3條,《虛勞》篇開始的時候,強調了它的脈像總綱,叫“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這是一類原文,要求大家必須記住, “大脈”和“極虛”的脈,是虛勞病的總的脈像,它的含義就不占時間來講了,關於辨證施治的部分,我們首先介紹了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簡稱桂枝加龍牡湯,主治 的是腎的陰陽兩虛證,我們說它是陰損及陽的情況,後來講小建中湯和黃耆建中湯,治的是脾的陰陽兩虛證,偏於陽虛證,用“小建中湯主之”,偏於氣虛證,用黃 耆建中湯,作為寒熱錯雜、並見的情況下,治療上有麻煩,仲景以小建中湯為例,提示以建立中氣,從中焦補益脾胃而治,這是陽損及陰,由陽虛為主,而導致陰虛 的口舌乾燥,手足煩熱,包括衄血這樣的虛熱證,當然,虛熱證是相兼的,而不是為主的,陰虛證為主的話,就不能用小建中湯了,首先得考慮,滋陰清熱,所以, 小建中湯治的,這個寒證為陽虛證,一定得建立中氣,而且是以甘、溫為主的治法。
這裡我想說明一下,即[按語]的部分,不管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還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所主治的證,我認為,它還是依據,《內經•生氣通 生論》所說的,“陰陽之要,陽秘乃固”,只有陽氣充足,對於體內的各種陰液,包括精液、血液、汗液、尿液,都具有約束和統攝的作用,而不至於妄泄。所以,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臨床應用,上次我已經分別講到了,包括失精、亡血、下利清穀、自汗,盜汗、遺尿,包括小孩的夜尿,還有婦女的產後乳泣,我都分別講了, 這就是,一旦陽氣虛餒,它就失去了陰陽互相維繫的正常功能,因此,陽不固而陰不守,就是這個意思,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證是這樣,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證也是 這樣,它不可有任何的陽虛情況,所以,對於小建中湯的方劑組成,到底是何藥為君藥?在我們《方劑學》的教學裡面強調,一定是以飴糖為君,這個理論根據,也 是源於《內經》的說法,就是說,“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像尤在涇對小建中湯的注釋,在我們《講義》裡面,找《心典》注釋的部分,他也是這 麼講的,“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所以,甘、溫的飴糖為君,是不能動搖了,飴糖,包括配合炙甘草,都是甘溫補脾,也是建中之義,關於建中法 的立法論據,我上次講了四點,現在我是從配伍的意義上來說,為什麼也一定是以甘、溫為主藥,這也是我們《方劑學》所體現,並要突出的組方意義,本著包括 《內經》講的,“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宗旨,由甘、溫補益脾氣的治法,決定的,一定要用甘、溫補益脾氣,也是保證陽氣不虛餒。加黃耆的目的,尤在涇用一 句話來概括,即:“充虛塞空”請大家看,在71頁,選注第一個是《心典》,它也引了尤在涇的,他說“裡急者”,因為作為小建中湯也好,黃耆建中湯也好,主 症就是“裡急,腹中痛”,所以,脘腹部的拘急疼痛為主症,“裡急者,裡虛脈急,腹中當此痛也,諸不足者,陰陽諸脈並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 證,相應而致也”,這都是相兼的,而且由陽虛或者氣虛所派生出來的,“急者緩之必以甘,不足者補之必以溫,則充虛塞空,則黃耆尤有專長也”。我覺得,此方 黃耆建中湯證,側重在氣虛的情況下,為什麼一定要加黃耆,說得很明白。
下面,我還想說,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講,“小建中湯應當以芍藥為君”,為什麼?說實在的,這個方子,它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倍用芍藥,再加 飴糖的,因此,芍藥為君,他理解成是“土中瀉木”之意。脾土虛,肝木就要乘之,這也是把辨證的要點放在脾虛上,但是在治法上,他認為,作為肝木,它必然要 乘土虛而乘之,所以,這是於土中瀉木,針對“裡急,腹中痛”說起的,因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