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證治

第56講 第十三篇:消渴小便不利證治

王雪華教授講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一、概念
二、原文分析
第3條  論腎陽虛證消渴病治法──下消
腎陰虛→陰損及陽→腎陽虛
(本) 小便反多 飲一溲一
《素問•水熱穴論》“腎為胃之關”
《類經•二十一卷》司啟閉出入也  氣不攝精,失其制約
消渴──渴飲無度  不能蒸騰津液以上潤

第12條  論氣陰兩虛證消渴病治法──上消

第10條
氣化不利┬小便不利(失開)  化氣利水
└苦渴(津不上承)
下寒上燥  小便反多(失合)  化氣攝水
口乾舌燥
渴飲無度

第11條
小便不利┬蒲灰散
│滑石白魚散
└茯苓戎鹽湯
白魚:蠹蟲
戎鹽:大青鹽
我們接著來講消渴病,第2條實際上是講的“中消”,但是沒有出方,現在,講大家看151頁上面,它最後總結的,也等於我把這條文做一個小小的歸 納,就是最後幾個字,他落實在病因、病機上,叫做“營衛兩虛是其發病主因”,營氣不足,燥熱內生,於是形成消渴,這種消渴,他(仲景)認為,一個是胃氣有 餘,一個是胃熱亢盛,胃熱氣盛,所以,他(病人)出現了消穀善饑,包括多飲,包括多尿,叫做“溲數”,他認為是熱盛耗津以後,出現的中消證,因為“中 消”,正好有多飲、多食、多尿症,而以消谷善饑為重,所以,他認為是中消證,中消證拿什麼方來治?他沒有提治法,[按語]裡面說,沒有提出治法,但是後世 以調胃承氣湯為主方,程鐘齡,《醫學心悟》作者,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確實有實踐意義,我認為,不能把著眼點就落在,消穀善饑就是胃 熱,胃熱就清胃熱,不行,必須得滋陰,“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所以,要滋其腎,養其腎陰,有利於清除陰虛的火熱,包括胃熱,這是第2條,就講到這。

下面,我們來看第3條: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一類)

這是八味腎氣丸,在《消渴病》篇的一見,又是“男子”二字冠以條首,和我們講“男子虛勞”一樣,消渴病女人也得,為什麼要強調“男子”,這 裡就是要說和腎為本的關係,和腎陰被耗損的關鍵。八味腎氣丸,方中有桂枝和炮附子,近年來,遵《千金》、《和劑局方》之旨,又有的將桂枝改為肉桂,取其引 火歸源之功,我剛才說的,陰虛為本,為什麼用到腎氣丸了?就是陰損及陽的結果,這也能看出來,張仲景,對於大家已經共知的問題,不再贅述,而對於大家容易 忽略的,對於(腎陰虛→陰損及陽→腎陽虛),從男子消渴裡面,把腎陰虛為本的問題提出來,日久遷延不愈,陰損及陽,腎陽虛證為主症的時候,怎麼治?臨床表 現什麼樣?“小便反多”,仲景善用“反”字,我前面已經講了,無數個有“反”字的條文了,凡是這樣的字樣出現,標誌著反其常,那麼,就是小便不正常了,出 現了“多”,多到什麼程度呢?“以飲一斗,小便一斗”,“斗”,是一個量詞,但是,又不是真的去拿斗量,就是來說明進和出的量,幾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