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治
《内经》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扁鹊继承之并提出“六不治”说法,即:骄恣不论于理,壹不治也;轻身重财,贰不治也;衣食不能适,叁不治也;阴阳病,脏气不定,肆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伍不治也;信巫不信医,陆不治也(《史记·扁鹊传》)。历史上扁鹊因《内经》语言晦涩难懂,针对其中主要内容以问难形式作出解释即《难经》,《难经》与《内经》、《本经》、《伤寒》、《金匮》并称为国医四经典。《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之秦国,西汉去时未远,“六不治”说法颇合实际,当时已得到公认,并由司马迁假托扁鹊之名提出。
“六不治”中“不治”系指调治极难,系古人在漫长艰苦实践中之经验体会。既不可以为“六不治”中病症为绝症,更不可以轻视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