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瘡
風熱瘡是一種皮膚出現斑疹,脫屑如糠秕之狀,四周淡紅呈玫瑰色的急性皮膚病。即玫瑰糠。即是現代醫學的玫瑰糠疹。
本病特點為皮損大小不一,有母斑、子斑之分,顏色有鮮紅、褐黃、灰褐等不一,斑片長軸與皮膚紋理一致,表面附有糠皮樣鱗屑,多數可自然痊癒,病程一般約4~6週。多先發於胸脅軀幹和四肢近端,後泛發全身皮膚,但一般不累及頭面部。
類證鑑別
體癬 | 一般皮疹數目不多,雖呈環形,但中心有自癒傾向,四周常有丘疹、小水泡、脫屑等。 |
---|---|
紫白癜風 | 皮損為黃石到蠶豆大小的斑片,微微發亮,先淡紅或赤紫,將癒時呈灰白色斑片。多發於胸背?頸側、肩胛等處。 |
白疕 | 皮損為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片,其上堆積較厚的銀白色鱗屑,搔抓後有露水珠樣點狀出血。 |
治療
內治
疏風清熱涼血,方用消風散加減。瘙癢甚者,加白蘚皮、地膚子、苦參片。
外治
- 三黃洗劑或顛倒散洗劑外搽,或用5~10%硫磺膏外搽。
- 苦參片30克、蛇床子30克、川椒目12克、明礬12克,煎湯外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