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傷
人體被毒蛇咬傷後,毒素侵入體內引起的一系列局部及全身的症狀,一種危險較大的症候群,統稱 毒蛇咬傷。
特點
神經毒者,疼痛不劇烈,常因呼吸麻痺,造成重要器官缺氧而導致死亡。 血循毒者,疼痛劇烈,患處易壞死,甚至導致功能障礙。
蛇毒主要成份是神經毒、血循毒及脢。
- 神經毒(風毒)
- 血循毒(火毒)
- [酉每]
臨床表現
局部症狀
全身症狀
治療
急救
- 縛紮
- 排毒
- 擴創法-常規消毒後,沿牙床作縱行切口1.5厘米,深達皮下,或做十字切口,如有毒牙遺留應取出,並用手由近心端向遠心端傷口的周圍擠壓,使毒血排出。同時以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覆沖洗。
- 吸吮法-用口吮、拔火罐或抽吸器等方法,將傷口毒血吸出。須注意,吸吮者口腔不得有破損。
- 燒灼法
- 針刺法-出現腫脹時,可於手指蹼間(八邪穴)或足蹼間(八風穴),皮膚消毒後用三稜針或 粗頭針,與皮膚皮行刺入約1厘米,迅速拔出後將患肢下垂, 並由近端向遠端擠壓以排除毒液。但被虫奎蛇或尖吻蛇咬傷時慎用,以防出血不止。
- 解毒-可選用醋酸100~200毫升,一次服;白菊花25g,金銀花25g,甘草1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