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證治(1)
第19講 第三篇:狐惑病證治(1)
王雪華教授講
狐惑病
第10條 論狐惑病的臨床表現和內服主方
<分析>狀如傷寒 發熱┬不揚
├低
└病程纏綿 ──┐
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焦慮不安,失眠,煩躁┤
濕熱內蘊,肝、心病變為主←─┘
蝕┬於喉──惑
└于陰──狐
病因病機:濕熱毒邪循肝經侵淫┬上擾
└下注
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濕熱內蘊→困脾→脾運不健
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乍→“或”
蝕於上部則聲喝 ye4┬嗄sha4
└嘎ga1
甘草瀉心湯主之
生甘草,主藥
乾薑、半夏──辛開 化濕
黃芩、黃連──苦泄(降),清熱解毒、燥濕瀉火
人參、大棗──安中化濕
生炙甘草各半、馬尾連
同學們好,上次課,我們把百合病講完了,這個病是臨床常見病,也可以說,二十一世紀還有上升的趨勢,所以要引起重視。那麼,通過第1條原文的分 析,它是百合病的總綱,包括了病因、病機的分析,臨床表現兩組證候,一組是神志不寧證,一組就是精神恍惚證。從誤治裡面給予提示,正治法,應該是滋陰清 熱,養心安神,禁忌汗、吐、下法。在第1條第二段落裡,比較有爭議,我們從中,把“頭痛”、“頭眩”和“淅然者”給提煉出來,補充了它的臨床表現,仍然沒 有離開陰虛,肝陽偏旺,出現的“頭痛”、“頭眩”,而“淅然者”,正是那種“如寒無寒,如熱無熱”的異常感覺,所以並不矛盾。關於它“二十日愈”、“四十 日愈”還是“六十日愈”,病程的長短,並不取決於排尿時的伴發症狀,它們兩者之間,並沒有內在的聯繫,只是說明這個病程可長可短,但是,臨床我們看到,向 愈快的人,基本上說,病程短,病情輕,或者他對這個疾病有信心,和醫生能夠合作,通過思想開導、心理調治,就好得快,如果從張仲景發病學的觀點來看,那就 是正氣能夠抗邪,就向愈快,如果正氣虛弱,無力抗邪,病情就遷延。我覺得第1條第二段,我們從這個角度分析,有臨床的實際意義,供給大家參考。也有的同學 問我呢,說老師舉的臨床體會,都是情志不遂,五志化火的主要病因,那麼,熱病後期,餘熱未清,能不能給我們舉個例子?實際上,這些年來傳染病少了,感染性 疾患,能夠及時地得到控制,因此,這個的病例相對減少,而情志不遂為多見,這是當前臨床的實際情況。
但是,在二十年前,我曾經看過一個非常典型的病人,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他是化膿性腦膜炎恢復階段,住在神經內科,進行康復治療。實際上他 不是,為了讓我們用中藥來治療,而是我們主動地到哈醫大醫院,市五院這樣的一些西醫院,診斷、治療水準比較高的醫院,我們有意識地去充實自己,專門找哪些 病證的臨床表現,符合我們《金匱要略》裡面,所描述的雜病。因此,在神經內科,就看到這樣一個病人,屬於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的,是個年輕的小夥兒,化膿性 腦膜炎的感染灶,已經基本治癒。但是,神經症狀還仍然有表現,問診的過程中,他跟我們說,“你看那白牆上,有三隻黑羊在跑”,我們說:“哪有黑羊啊?”, 他又重複一遍,“是黑羊在跑”,這是一種什麼呢?就是幻視。所以,這就是餘熱未清,我們就向他的主任醫,也是咱們“西學中”班,早期的畢業生,跟他說,這 就按照咱們講的百合病,餘熱未清治療,給他滋陰清熱。所以,用了一些養陰藥,這還是能看到的,他(仲景)說的這個病因,不是現在見不到,我這麼想,到腦神 經科,病人的後期調護,你老是進行調理的治療,咱們這個方子還是有借鑒作用的。特別是在治療大法上。
我看《講義》上,所引證的一些方劑裡面,它也提到養陰藥,包括花粉、玄參、生地、知母,這都是常用藥,《講義》上引這個醫案舉例,大家可以閱讀一下,就能夠把我所講病例的,不夠全面、細緻的地方,通過這個病例記載分析,能夠作到補充,百合病講到這裡。
今天進入狐惑病的內容講授。狐惑病,一共是4個條文,兩個內服的方劑,兩個外用的方劑,4個條文,238個字,卻比土耳其的皮肝科醫生,白 塞氏的報導,早了十八個世紀,而且他(白塞氏)當時報導的只是口、眼、生殖器的外在臨床表現,並沒有提出病因,或者說病理的原因,或者是治法,沒有。現在 我們來看張仲景,給我們提供的,寶貴的原始資料。第10條是論述狐惑病的臨床表現和內服主方。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讀一下原文。這個《講義》,因為 它自己把篇名“狐惑”改成“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