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 肺癰證治(1)
第34講 第七篇:肺痿 肺癰證治(1)
王雪華教授講
二、原文分析
第1條 論成因、脈證與鑒別
肺┌或從汗出 ┐“重亡傷液”→虛熱灼肺
痿│或從嘔吐 │ ↓
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 │ 肺失清肅
因└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熱在上焦” ↓
因咳為肺痿──肺氣痿弱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
《素問•經脈別論》
飲入于胃,遊溢精氣┬(一)
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腎,三焦)
肺癰脈證:
此┌若口中辟辟燥:肺熱壅盛
為│咳即胸中隱隱痛:↑肺臟生癰
肺│脈反滑數:數實,實熱證
癰└咳唾膿血
病情 脈像 病機 典型特徵
肺痿 虛 數虛 陰虛有熱 咳濁唾涎沫,
寸口脈數(虛熱在肺)
肺癰 實 數實(滑數) 熱聚肺潰 咳即胸中隱隱痛
口中辟辟燥甚則咳唾膿血
第2條 論肺癰的病因病機、脈證和預後
感受風熱病毒之邪 實熱壅盛→膿成肺潰
1.表證期──“風傷皮毛”,“風中于衛”
寸口脈┬浮──風(表證)發熱,惡寒,汗出,脈浮數
└數──熱 胸痛、咳時加重,口乾舌燥
2.釀膿期──“風舍於肺”,“其人咳,口乾喘滿”“咽燥不渴,多唾濁沫”
“時時振寒”(發熱),“脈反滑數”(數實有力)
3.成膿期──“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
“蓄結癰膿”──“吐如米粥”(膿血)
表證期:辛涼解表法+清肺
上次講《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第一條的時候,給大家分析了,虛熱肺痿形成的原因,原文說:“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 又被快藥下利”,這樣四種原因導致的是“重亡津液”,那麼,“重亡津液”和前面所講的“熱在上焦”,聯繫起來看,就是肺痿的成因,這是我上次課,從原文分 析虛熱肺痿的成因,實際上也包括上病因、病機,病因,就是四個“或從”,不管是“重[chong3]亡津液”,還是“重[zhong4]亡津液”,津液被 傷,過多的耗傷陰液,造成陰虛內熱,現在我給概括為“虛熱灼肺”,病機是虛熱灼肺,肺失清肅,肺氣痿弱,再結合原文開始的時候講,“熱在上焦,因咳為肺 痿”,這個“熱在上焦”,對於虛熱肺痿來說,虛熱灼肺的結果,導致肺氣痿弱,名為“肺痿”,所以,“咳”是它的主症,為什麼會出現咳?就是肺氣痿弱所致, 這種咳,我上次也講了,是久咳不愈,長期咳嗽不好,所以說“咳嗽不已”。
“曰:寸口脈數,其人咳,目中反有濁唾誕沫者何?”
肺痿還有一個什麼症狀呢?“口中反有濁唾涎沫”,書上有[詞解],什麼叫“濁唾”,什麼叫“涎沫”,“濁唾”就是粘稠的痰,“涎沫”就是比 較清稀、稀薄的痰,咱們現在,就說肺系咯出來的有形之痰,都叫做“痰”,但在張仲景時代,他原文裡面不叫“痰”,叫“濁唾”,比方說,咱們看的原文是, “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他提出“濁唾涎沫”了,第2條講肺癰的時候,他也提到在釀膿期的時候,“多唾濁沫”,也是指粘稠的痰和清稀的痰,還有第7條, 我們講皂莢丸,請大家看一下書,因為後面要聯繫的,第7條在81頁,“咳逆上氣”,這就是指,“咳嗽上氣”一類的疾病,“時時吐濁”,這就是講粘稠的痰, 量還挺多,吐的不少,故“時時吐濁”,這裡講的是粘稠的痰,而且,這個症比一般的痰濁壅肺重,所以要用皂莢丸。還有,是桔梗湯,在第12條上,這是講肺癰 的證治,它原文講“時出濁唾腥臭”,仍然是指粘稠的痰,這就是我要講的仲景時期,對我們所看到的,肺系吐出來的粘稠痰,他都叫做“濁唾”,用“唾濁”、 “時時吐濁”,來形容。現在,我們要注意一個(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裡的)“反”字的問題,它要突出鑒別診斷,虛熱肺痿的這種,“濁唾涎沫”要和什麼進行鑒 別,為什麼要突出鑒別診斷。
我們複習一下,《素問•經脈別論》,對水液代謝的論述,為什麼要複習這一段的原文呢?因為,如果是陰虛咳嗽,根據中醫基礎的理論,它應該是 出現什麼症狀呢?作為陰虛的燥咳,它應該是無痰,或者少痰,或者咯痰不爽的特徵。但現在,它是“口中反有濁唾涎沫”,不僅有稀薄的痰,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粘 稠的痰,為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複習《素問•經脈別論》,關於水液代謝的描述。“飲入於胃”,這是水穀入胃以後,要化生精微物質,所以說“遊溢精 氣”。“上輸於脾”,脾的功能就是“脾氣散精”。散精以後得“上歸於肺”,“上歸於肺”,它有什麼作用呢?“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然後“水精四布,五經 並行”,通常我們說“飲入於胃”以後,水液代謝,和什麼臟腑有關係呢?肺、脾,腎是從通調水道說的,所以,涉及到腎,而且涉及到三焦決瀆,再加上膀胱氣 化,這是水液代謝,作為中醫理論的認識,在《素問》裡,用這樣簡短的文字,提出水液代謝的過程。作為肺痿的話,由於精氣上輸於脾的功能正常嘛,沒有問題, 是病在肺,問題出在這呢,肺氣痿弱,就是說,津液、精微物質通過脾氣散精,上歸到肺了,因為肺氣的痿弱不振,它不能把津液和精微物質,敷布到周身,也不能 夠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因為肺為水之上源,它得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現在卻做不到了,原因在哪啊?病在肺,肺痿是肺氣痿弱不振,這生理功能已經出現了病理 變化,因此,這種津液就要變成病理性產物了。
如果是虛寒肺痿,“上焦有寒,其口多涎”,虛熱的話,這種熱灼的結果,使津液煉液成痰,就變成了粘稠的痰,所以,這個“口中反有濁唾涎 沫”,“反”字要突出,作為肺痿,不論是虛熱肺痿,還是虛寒肺痿,由於肺氣的痿弱不振,導致的不是燥咳,不是無痰,也不是少痰,咯痰不爽,而是“口中反有 濁唾涎沫”,所以,這個“因咳為肺痿”的“咳”,不是一聲、半聲的咳嗽,而是咳嗽不已,長期不愈,慢性的過程,同時口中有“濁唾涎沫”,這都是作為肺痿的 臨床特徵,就用這麼簡短的兩句話概括出來。這是第一段,我講過了,就是作為肺痿的成因,包括它的臨床特徵。
第二段,講肺痿的臨床特徵,然後它說:
“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師曰:為肺痿之病。”,這就是臨床的肺痿病,下面要講的是肺癰,在第二段裡面,把肺痿的臨床特徵拿出來以後,又講肺癰的脈證,大家看有什 麼特徵?他說“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首先來看什麼叫“口中辟辟燥”,“辟辟”、“隱隱”,這在文法上,我已經 進過了,“辟辟”,它是來講口中乾燥的一種樣子,甚至於發出聲響,看高熱的病人,口中乾燥到什麼程度啊?真就是老百姓講的,張不開嘴了,非常的乾燥,發出 聲響,這是“辟辟燥”來形容它病機上,由肺熱壅盛所致,火性炎上,消爍津液,所以,臨床表現了,口中乾燥得辟辟發出聲響。
“咳即胸中隱隱病”,首先來說,咳嗽也是它的必見症狀,但是,咳嗽的同時伴有什麼啊?胸痛,而且當咳嗽的時候,使這種胸痛加劇,這就是肺臟 生有癰膿,“咳即胸中隱隱痛”,咳嗽、胸痛,而且咳嗽胸痛加劇,是因為肺臟生癰膿,這在早期症狀上很重要,因為作為“發為癰膿”,我們講在臟、在腑、在脈 絡,但是,發癰腫的早期症狀,大家看第十八篇,講癰腫、腸癰的時候,他首先講初起典型症狀的表現,請大家打開第十八篇,219頁,看第1條原文,第1條原 文說,“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這一段,將來,我們要和第2條肺癰的三個階段,表證期的講解相聯繫,這一條是很說明問 題的,就是說,不管是在臟、在腑、在脈絡,初發癰腫的時候,它首先表現出一種表證,有發熱、惡寒、脈數,而且這種脈數是初起的,表證期是浮數的脈。但是, 如果和一般的表證鑒別的話,說這不是一般的表證發熱、惡寒,脈浮數,“若有痛處,當發其癰”,現在作為肺癰,表證期也見表證,但是,這個已經說出來了,就 是痛有定處,痛在哪啊?痛在胸,肺居胸中,這是“發為癰膿”的早期症狀,病人首先是反映胸痛,痛有定處。
接著就是脈像“反滑數”,這也是“數實”的意思,後面說“數實者為肺癰,數虛者為肺痿”,和第三段的描寫“數實者為肺癰”,是一個意思,都來說明是屬於實熱證,“發為癰膿”的一種病證,在脈像上表現為滑數,數實有力的脈。
“咳唾膿血”,應當是肺癰的典型臨床特徵,因為作為“咳即胸痛”,它可能還包含其它的病證,但是,畢竟是聯繫在一起看的話,當咳唾膿血,那 就是它的典型症狀了,是一種標誌性的特徵,後面的條文還要解釋“咳唾膿血”,“其味腥臭,狀如米粥”等等,現在我要說的,就是說在肺痿和肺癰的鑒別上,大 體上,張仲景是這麼給你鑒別開了,歷代醫家裡面,對“咳唾膿血”,它是說“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句是緊跟在後面,而有的斷句是另起一段, “咳唾膿血”,其義指咳唾膿血不為肺癰專有,肺痿也可見咳唾膿血,我說有兩種情況,真要咳唾膿血,實證、熱證的咳唾膿血,實際上症狀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 了,它必定是一種,急證、熱證、實證,作為肺痿來說,有虛熱肺痿、虛寒肺痿兩種,但是,它相對來說,在病情上,是一種虛證的表現,所以,最後鑒別診斷,它 說“脈數虛者為肺癰”,等於後面又鑒別一下了。
第三段用脈像來進行鑒別,數虛就是細數,數而無力,從脈像來鑒別,它即或出現膿血,應當說,其味不臭,或者量少,或者出現得較晚,這樣的病 情,基本上來說,就是虛熱肺痿,如果複感風熱之邪,使其化熱,“虛實夾雜”的時候,傷及脈絡,可能會見到有痰中帶血,或者唾膿血者。我覺得,這個問題好像 沒有辯解的意義了,因為目前在呼吸疾患檢查上,不管是X線透視,拍片,再加上CT,還有痰培養,都能夠作鑒別診斷的。但是,我現在講的是張仲景,在文字表 述上所說明的問題,就是這樣,所以“咳唾膿血”,一定得是肺癰的臨床典型特徵,如果說虛熱肺痿,複感風熱之邪,再化熱,那個情況絕對不能,像實證、熱證的 肺癰所表現的,膿血“狀如米粥,其味腥臭”,這就夠了,所以,在病情上的鑒別,我覺得很容易,第一,病情上必須一虛一實,誰是偏虛啊?肺痿偏虛,而且在分 類上,昨天我們介紹了,有虛寒、虛熱之別,作為肺癰一定是實證。在病機分析上,作為肺癰,它一定得是熱聚肺潰所致,作為肺痿的話,它是因重亡津液,虛熱灼 肺所致。肺為嬌髒,它不耐寒熱,所以,“熱則氣爍,冷則氣沮”。
下面講,肺痿、肺癰具體的病因、病機,包括它在發病過程中的機轉問題,根據條文來看,就是第2條原文的分析了,所以,作為本科教學,第1條 講的問題之後,我們做肺痿、肺癰的鑒別,就像我們剛才給大家說的這樣,這是第1條,給大家作這麼一個表示來進行鑒別,還是要說明的,比方說肺痿的“寸口脈 數”,在早期的時候,也是數而無力的,這裡的脈數,作為它(肺痿),一定是虛熱病因所致,是虛熱在肺的意思,用“寸口脈數”來表示虛熱在肺,不要理解成別 的。
下面請大家看77頁,尤在涇對肺痿和肺癰在命名上,怎麼理解,也等於把條文進行一下歸納。在77頁,《心典》,第二行,就是把肺痿、肺癰作 鑒別嘛,比而論之,“痿者,萎也”,是草字頭的“萎”,“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榮,為津灼而肺焦也,癰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為熱聚而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