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第77講 第二十一篇:概述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王雪華教授講

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病後三病病因病機演繹示意圖
1.“新產血虛”               ┐
↓                   ├血虛津少(內因,為本)
“多汗出”(氣隨血耗,營衛俱虛,腠理不固,)┘

“喜中風”即易受風邪(外因,為標)

風邪化燥傷津──────────→筋脈失養──→病痙
2.“亡血複汗”即血耗津傷(內因,為本)─→陰虛而陽氣偏盛┬陽氣上逆→郁冒
“寒多”即外寒較重(外因,為標)───→表氣閉鬱   ┘
3.“亡津液”即血虛津虧液耗─→“胃燥”即胃腸失於濡潤─→大便難

下面,我們來講第二十一篇,叫做《婦人產後病脈證治》,這一個篇章裡面,它涉及的內容也是很多的,特別是介紹了新產婦人三病,另外,就是關 於產後出現的腹痛,婦科三篇裡面都涉及腹痛,所以,這部分的內容,需要本科生重點掌握,《妊娠病》篇,實際上我講了三個腹痛,第一個,是胞阻,是妊娠腹痛 下血,用膠艾湯,第二個,是附子湯證的,陽虛腹痛,附子湯因為僅有名,我們就記住治法,有關陽虛寒盛的腹痛,就用附子湯類方,第三個,就是肝脾失調的,當 歸芍藥散證。

我們現在要講產後病,第一,要求記住新產婦人,三病是什麼,它的病因病機是什麼,再就是,關於產後腹痛這一部分,還有,關於產後中風,下 利,我覺得,關於產後虛煩嘔逆證,這個方子很值得重視,因為它在組方,包括治法方藥的配伍上很有特色,所以,我現在首先來給大家講,第1條,有關新產婦人 三病,有哪些: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鬰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出汗、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複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二類)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它不說一者痙病,“病痙”,這就是說,不像我們前面第二篇講的痙病,那麼嚴重,這是病痙,是因為產後 的血虛,還是因為什麼,一會,我用示意圖,給大家來解釋一下它的病因病機,按照原文來記,一定要寫“病痙”,不叫痙病。“二者病鬰冒”,“鬰”字,這是繁 體字,就是郁滯的鬱。“二者病鬰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複汗,寒多,故令鬰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 難”。

因此,新產婦人的三病,就是病痙,郁冒,大便難,根據原文分析,我們首先來看病痙的原因,在原文裡,就是這三句話,病痙的病因病機,在原文 裡,就是這三句話,“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我用這樣的一個示意圖來解釋,新產婦人的特點,第一是血虛,然後,“汗出”來說明氣隨血耗,營衛俱虛, 腠理不固,因此,血虛津少,這是一個主要內因,是病之本。“喜中風”就是說,她在這種情況下,容易怎麼樣呢?因為內有血虛津少,因此,特別容易感受風邪, 這是一個外因,為病之標,那麼,內外邪結合的話,特別是當喜中風以後,風邪化燥傷津,病變直接影響到經脈,所以,經脈失去濡養,而病痙。這一定要和前面我 們講的,外感風寒之邪造成的痙病區別開來,這是產後血虛的一個特點,內、外因造成的一種病痙。

下面,根據原文的精神,給大家解釋一下,郁冒和大便難產生的病因病機,原文提到“亡血複汗,寒多”,關於亡血複汗,是指的血耗津傷,這是內 因,而且是病之本,它容易導致陰虛而陽氣偏盛。“寒多”就是外寒較重,這是作為外因,為其病之標,表氣閉鬱,兩者相結合,結果是陽氣上逆,產生郁冒。從這 病因病機的分析也看出來了,絕對不是因為產後失血過多,造成的血暈,郁冒也是陰虛而招致外邪,而且外邪較重的情況,它產生的郁冒是陽氣上逆,不是血暈。

“亡津液”,就是指血虛津虧液耗以後胃燥,胃燥是指的胃腸失於濡潤,因此,大便難。新產婦人的三病在第1條裡面,它講了“三病”產生的病因 病機,我們用這樣的一個示意圖,給大家作了一下解釋。我覺得,從新產婦人三病,可以歸納新產婦人有哪些特點呢?產後的特點,第一,多虛,這個虛的原因,主 要是由於亡血傷津,氣血不足,這是關於產後第一個特點“多虛”,我說的是病理情況,當然,大多數的產婦,還是能夠健康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的,但是,因為 她出現這個情況,一個是多虛的原因,是亡血傷津,氣血不足。第二,就是多瘀,就是惡露待排,或者是不暢,或者是不止,如果是三周內惡露不止,還多,或者說 淋漓不斷,這都屬於異常現像。第三,就是易感風邪、寒邪,所以,這個地方,內因是什麼呀?正氣不足,腠理空虛。我覺得,從第1條,把新產婦人三病點出來, 而且,其病因病機分析結果證明,這些病,仍然責之於三多,多虛、多瘀和易感的問題。

關於第2條,它講到小柴胡湯,針對于產婦的郁冒,用小柴胡湯,實際上也是一種扶正達邪的辦法,來和利樞機。郁冒,因為它儘管是陽氣上逆,出 現的一種郁冒,但必竟是由於表氣閉鬱所致,所以,第2條提出,產後郁冒出現的嘔不能食,大便又反堅,頭汗出,他採取和解的辦法,小柴胡湯,因為大家熟悉 了,故不佔用時間講了。

第3條,它又提到一種情況,就是郁冒病解以後能食,但是,七八日以後又發熱,這種情況,它也是一種治標的辦法,建議先用大承氣湯來通其便, 就是說,來逐邪祛實,把裡實通一下。我覺得,產後基於那“三多”,用大承氣湯也是一種權宜之計,先把裡實解決了,因為對承氣法,大家也明白,我就這麼點一 下子就行了。

重點,我們要講一下產後腹痛,請大家看,要涉及哪些產後腹痛,第5條,枳實芍藥散證:

“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二類)

所以,這一篇裡面,產後腹痛,是我們重點要講的一個內容,條文裡面,1、應該注意這個“煩”字,“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這個“煩”字當 什麼解釋,一般的來說,認為是應該當“甚”字來講,更為合理,就是說,是指的腹滿重,而不是心煩,不存在著心煩的症狀,因為你這個方子裡面,就這麼兩味 藥,一個枳實,一個芍藥,枳實的功效,我已經說了,它就是行氣,或者比較重的破氣作用,芍藥通血痹,治腹痛,就這麼兩味藥,它怎麼解決心煩呀?所以,這個 產後腹痛,肯定是針對氣血鬱滯型的,氣血鬱滯,你就得考慮,它應該是腹痛症為主,還是腹滿症為主呀,“不得臥”如果把這個“煩”字當作腹痛甚,再加上脹滿 而不得臥,才符合氣血鬱滯腹痛的一種徵像,病機和證候符合,所以,這個“煩”字,如果當“甚”字來講,引申意是腹痛劇烈,氣滯血瘀,腹痛當然劇烈,在原文 上,我覺得應該注意,這個“煩”字的理解,2、就是說枳實,它要求“燒令黑,勿太過”,燒令黑,就是我說的炒,清炒一下,表層有點變黑,燒存性,但是,又 不是用它止血,現在就是說,產後因為有血虛,也有血瘀的情況,因為它這“方後注”還寫了,等份的散劑,“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所以,等於我昨天講的十 八篇癰腫,說“當發其癰”那個發散之意,實際,枳實芍藥散,有的人就建議在癰腫初期階段可用,你想用發散法,我昨天講,連翹這樣的瘡家之聖藥,有發散之 意,再就是,枳實給它燒黑一下,不要太過,它有行散的作用,再加上芍藥,你要說癰腫初期,使它癰腫不至於化膿,應該選枳實伍涼血的赤芍,這有很好的治療意 義,這是主癰膿。3、它說那個用量才“方寸匕”,我覺得,它的病情,你別看它說腹痛劇烈,甚至於滿不得臥,寫得症狀很重,但是,因為產後病人體質的特殊情 況,實際這種病情不是很重的,從藥量你就可知,最後才吃方寸匕,藥味少,藥量輕,因此,證明它是一個調氣和血的輕劑,症狀描述得那麼重,是提示你,產後多 虛是對的,但是,不一定全虛,這屬於產後偏於氣滯血瘀的實證,但是病情為輕,因此,藥味少,藥量輕,屬於調和氣血的輕劑。

這個方劑的[臨床應用],我認為,1、它在“方後注”提到主癰膿,我建議癰腫初起尚未化膿的時候,取其發散之意,這個方子可用。2、對於肺 胃之癰初起的時候,比方說,我們講肺癰初起的時候,可以辛涼解表,儘早的使用清肺、宣肺之品,像魚腥草、桔梗之一類藥,也可以把枳實、芍藥,特別是赤芍, 涼血的藥,給它發散以後,不至於發展到釀膿期,或者成膿。3、在本方的臨床應用上,我想舉例說明一下,就是枳實芍藥散,在治療血虛氣滯的產後腹痛,我們講 的是氣滯血瘀,現在講血虛而氣滯產生的產後腹痛,可以是在這個方子裡面,進行適當的配伍,(1)比方說,表現在上,病位偏上的話,胸脅的疼痛,你就把疏肝 理氣的藥加上,像柴胡、郁金、當歸、川芎,就是將入胸脅部位的藥,加在枳實芍藥散裡,對於腹痛和胸脅的不適,一定得屬於這樣的情況。(2)比方說,若中 脘,偏於胃脘的部位不適,就加木香、砂仁、元胡,包括丹參,這樣對於行氣、活血很有幫助的。(3)如果是下腹部的疼痛,病位偏下了,就是用茴香,特別是烏 藥,烏藥所達到的部位是臍下,是最合適的,它偏溫,和茴香加起來就是偏溫的止痛,再就是牛膝、紅花,你如果為了活血化瘀,用川牛膝配紅花。4、請大家注意 看看它這個用量,枳實和芍藥之間,我們寫的是等分,臨床用的時候,建議枳實和芍藥,用量比例為1:6,少用枳實,多用芍藥,治腹痛有道理,如果說枳實就針 對那種,比方有下脫的情況,下墜的情況,陽氣有下陷的情況,可以配升麻,枳實,用量10克~15克,所以,枳實,一般的量就是5克~10克,尤其是產後, 要是平常的氣滯或者氣陷證,咱們都得用15克以上,這產後就是5克~10克,輕輕的用,芍藥多用,芍藥,若是枳實和芍藥用量比例,為1:6的話,白芍就能 用到30克~60克的量了,對枳實芍藥散用到腹痛的各種情況,就配伍意義,它取的道理,還是在行氣和通滯的方面,所以,枳實芍藥散的功效,我給它總結為, 行氣散結,和血止痛,咱們五版《講義》,把枳實還是理解成,破血、破氣之效,枳實芍藥散的功效,它寫的是“破氣散結,和血止痛”,我剛才給大家分析了,氣 滯血瘀型,它是提示,儘管產後多虛,但是,不能忽視仍然有實證可見,這是一,第二,它原文把那症狀,描寫得那麼重,但是,你從藥味的配伍,和劑量的使用 看,還是個輕劑,要真正用在臨床上治療腹痛,需根據病位元不同,隨證加減,特別是加用一些行氣的,活血的藥物,而且,枳實和芍藥的用量是1:6,對腹痛的 治療效果會更好,如果用量用到1:6這種情況,也可以配上,郁金、山萸肉這樣的藥物,對於肝鬱氣滯證,見舌苔少,苔薄者,包括月經前,因肝鬱氣滯所致的, 浮脹、乳痛很有效的,經前緊張症裡面,症見乳脹、乳痛,容易發怒者,你可以用枳實芍藥散方,把枳實和芍藥配伍,剛才我建議用量比例為1:6,當然你可以加 一些像疏肝的藥,像郁金,包括乳脹的話,加柴胡,還有的建議用瓜蔞,如果肝鬱化熱的話,就加夏枯草、玄參,還有,就是像牡蠣或者甲珠,都有利於她乳脹、乳 痛症減輕,包括有一些小葉增生的情況,像我說這個辦法,都是可用的,枳實芍藥散,第5條就說到這裡了。有關[臨床應用]上,不要局限於這樣的小方,因為它 是針對產後腹痛出的方,但擴展用來有這麼多方面。

下瘀血湯,第6條,從下瘀血湯來說,這個方名和它的組成,大黃、桃仁、䗪蟲,這在大黃䗪蟲丸裡面,我們已經說了這個配伍,其藥力,䗪蟲用到 十二枚,去頭足以後,給它炒一下,桃仁是二十枚,大黃二兩,顯然是對於瘀血內結,攻下瘀血,這個藥力要比桂枝茯苓丸峻猛,主治證純屬是瘀血腹痛,其功效就 是取,破血和逐瘀的作用,對於產後腹痛:

“師曰: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二類)

所以,這兩個條文它是銜接的,前者說輕,由氣滯而導致血瘀,則用行氣的枳實,配芍藥通血痹,重的話,因氣滯而導致血瘀,以血瘀為主的,你就 應該怎麼樣呢?下其瘀血,這個下瘀血湯的成分,和大黃䗪蟲丸的意思一樣,而且是專攻瘀血,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後來說下瘀血湯,也可以用於經水不利,這一 定在辨證上屬於瘀血閉經,是吧,瘀血經閉,它才是活血通經的一個方子,活血通經,而且這個方的用量,用蜜調和,才是多少呢?四個丸子,四個丸子以,“酒一 升,煎一丸,取八合”,一次吃一丸,得用酒煎了以後,剩的酒與丸藥一次頓服,說如果有效的話,瘀血得下,能見到像豚肝顏色的瘀血,就是便的顏色比較深,我 看臨床有效最大的標誌,比方她有瘀血舌,有瘀班,瘀點,它至少應該變淺,變小,這是你判斷其臨床,療效如何的一個標誌,特別是對這樣的病人來說,怎麼樣 啊?腹痛明顯減輕,或者說已愈,才是得效的標誌。關於瘀血的見症,我前面都已經說過了,不占時間了,下瘀血湯是屬於,活血化瘀法裡面的一個代表方劑。

再往下講的腹痛,產後腹痛,就是第7條,也是這樣的情況,瘀血又兼有裡實,大承氣湯也是先用,然後,給她再逐瘀,逐瘀也是要根據需要,用大承氣湯先泄熱通便,然後逐瘀。

這是關於產後腹痛,講了幾個方呢?一個是枳實芍藥散,一個是下瘀血湯,還有一個是承氣湯,應該再講的,就是血虛裡寒證的第4條,當歸生薑羊 肉湯,我們在講,血虛血寒的寒疝病時,講了它所治的血虛寒疝的特點,這個證仍然是這樣的特點,而且,它(原文)把全書裡面,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一方治幾病 列在一起,第4條:

“產後腹中㽲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並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二類)

這就是一種血虛而造成的裡寒,血虛而寒,就是一個虛寒證了,特別是責之於血虛,剛才我已經講過了,產後多虛,其中有血虛的問題,那麼,㽲痛 伴發的臨床特點,就像血虛寒疝一樣,一定是綿綿而痛,喜溫,喜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