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宮牛黃丸

溫病學 第 28 講 筆記

劉景源教授


上次課我們講到了熱陷心包,要清心涼營。用清宮湯。但是清宮湯沒有豁痰開竅的作用。要開竅必須豁痰。所以要用“三寶”。“三寶”它共同的作用,為什 麼吳鞠通說它們可以互相代替呢?都有清熱解毒,開竅止痙的作用。你看它的藥有共同的成分。清熱解毒,開竅熄風。是共同作用。但是它有所偏重。它們側重點不 一樣。安宮牛黃丸,你看它的組成,

安宮牛黃丸(引《溫病條辨》)

牛黃一兩(30g) 1p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硃砂一兩 (30g)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梔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大 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牛黃一兩,大劑量的牛黃,犀角一兩,麝香二錢五分。牛黃清心豁痰,最好的化痰藥物,麝香芳香開竅,走竄力非常強。再加上犀角清心涼營,它是以牛黃、麝香和犀角為主要成分,所以它豁痰開竅的力量就強,痰熱蒙蔽心包,竅閉神昏,用它是首選。

局方至寶丹(引《溫病條辨》)

犀角(鎊)一兩(30g) 硃砂(飛)一兩(30g) 琥珀(研)一兩(30g) 玳瑁(鎊)一兩 (30g) 牛黃五錢(15g) 麝香五錢(15g)
以安息香重湯燉化,和諸藥為丸一百丸,蠟護。

其次是至寶丹。為什麼呢?至寶丹,犀角、牛黃、麝香也都有。但是它裡邊有安息香,安息香是溫性藥,以安息香重湯燉化,濃度很高的安息香,然 後再和丸。它的寒涼作用沒有那麼強,沒有安宮牛黃丸那麼涼。另外豁痰的作用也沒有那麼強。它是以芳香取勝。所以說它是芳香開竅的藥。安宮牛黃丸的開竅是通 過豁痰,局方至寶丹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它是以芳香為主來開竅。當然它也能豁痰,因為它也有牛黃,但是它更主要作用是芳香。通過芳香走竄來開竅醒 神。

紫雪丹(引《溫病條辨》)

滑石一斤(500g) 石膏一斤(500g) 寒水石一斤(500g) 磁石水煮二斤(1O00g)
搗,煎,去渣,入後藥:

羚羊角五兩(150g) 木香五兩(150g) 犀角五兩(1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升麻一斤(500g) 元參一斤(500g) 炙甘草半斤(250g)

這三個方劑裡面最涼的是誰?我看是紫雪丹。你看它用的藥,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犀角,都是大涼的藥。而且它裡邊用了羚羊角,它重點 是熄風止痙,平息肝風,它有開竅作用,但是不如那二寶。它的主要作用是熄風。所以小兒動風,小兒高熱動風,首選是紫雪。比如豁痰開竅,它是最差。但是它畢 竟還比別的藥強。所以在臨床使用的時候,首選安宮牛黃丸,其次是至寶丹,再沒有,紫雪丹代替也可以。從價格上,紫雪丹最便宜,如果說這些藥太貴重,確實是 太貴了,或者是一時買不到,可以代替,用什麼來豁痰呢?

菖蒲、鬱金、竹瀝、膽南星。

這裡邊是以竹瀝和膽星為主。膽星是用牛膽汁泡南星,把天南星搗碎,用牛膽汁泡,泡完後陰乾,所以實際上它和牛黃有近似的作用。竹瀝大苦大 寒,是很強的化痰藥。因為它是水,竹瀝30克,兌服,兌到湯藥裡就行,外什麼要配菖蒲、鬱金?要取它的芳香,菖蒲雖然是辛溫藥,但是它芳香開竅,有芳香的 作用。它能化痰,鬱金辛涼,能夠行氣,宣通氣機,氣機通暢了,痰就容易化。所以這四個配合起來,這裡面應該用大劑量的竹瀝和膽星,菖蒲劑量不能大,因為它 畢竟是辛溫藥。用這四個藥,合在清宮湯裡面,代替安宮牛黃丸。當然它作用沒有安宮牛黃丸好,但是它化痰作用也很強。

現在有這個藥,清開靈,它所用的藥,就是安宮牛黃丸的配方,它有口服液,有注射液,可靜脈點滴,功用和安宮牛黃丸相同。而且可以直接靜脈點 滴,作用更快。能夠開竅。在臨床用的時候,如果沒有安宮牛黃丸,選用清開靈。如果是湯劑,你就加這四味藥(菖蒲、鬱金、竹瀝、膽南星)。如果用安宮牛黃 丸,或者至寶,或者紫雪丹,怎麼用?紫雪丹是麵劑,可以沖服,安宮牛黃丸和至寶丹是丸藥,你可以把它化開,和湯藥一起服。就是用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 或者至寶丹,或者紫雪丹。那丸藥是蜜丸的,拿水一化,拿勺一捻,它就開了、散了。兌在藥裡一起服。一起用。用清宮湯清心涼營,滋養營陰,用安宮牛黃丸豁痰 開竅。這時它的作用就全了。 上面講的熱陷心包,痰熱蒙蔽心包證。是在風溫證裡面非常嚴重的證型。非常危重,而且預後也不好。相當西醫所說的肺源性休克。大葉性肺炎的肺源性休克。同時 又有腦部的變化。合幷肺性腦病。動風,腦缺氧,病情很危重。還有沒比它更重的呢?還有。內閉外脫證。

3.2 內閉外脫

【臨床表現】

身熱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氣粗,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進而身熱驟降,汗出不止,喘息氣短,脈細無力,甚或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舌淡白,脈微細欲絕或散大。

【證候分析】

內閉外脫證是熱陷心包證的迸一步發展,是由氣營兩燔向功能衰竭轉化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危重證。身熱,痰壅氣粗,四肢厥逆,神昏譫語或昏憒不 語,是痰熱內盛所致。痰熱內盛,正邪相爭,就見身熱。痰塞氣粗是熱痰阻滯,肺氣上逆所致。痰熱阻滯氣機,陽氣不達於四末,就見四肢厥逆,這種厥證屬於熱 厥。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是熱痰蒙蔽心包所致。由於熱痰蒙蔽,心竅閉阻,所以稱之為“內閉”。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因高熱耗氣傷津而導致津氣欲脫,就會出現身 熱驟降,汗出不止,喘息氣短,脈細無力。“如果在虛脫的基礎上進而亡陽,就出現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舌淡白,脈微細欲絕或散大。亡陽證的四肢厥 逆,是陽氣大衰而不達於四末所致,屬於寒厥,與熱厥的病機截然不同。病人已經出現津氣外脫,甚至亡陽,但神昏仍然沒有解除,內閉仍然存在,所以稱為內閉外 脫證,病情更為危重。

【治法】

豁痰開竅,固脫救逆。

【方藥】

安宮牛黃丸合生脈散、參附湯(方均見本章)。

【方解】

安宮牛黃丸豁痰開竅醒神,以開心包之閉。生脈散補氣生津,斂陰固脫。參附湯回陽救逆。安宮牛黃丸與生脈散或參附湯合用,一方面開心包之閉, 一方面救津氣之脫,或回陽救逆,從理論上說是挽危救亡的急救之法,但是從臨床實踐來看,效果未必理想。這是因為,內閉要涼開,外脫要補、斂,內閉與外脫都 屬重證,而涼開與補斂又互相矛盾。開,就恐促其脫,補斂,又恐助其閉,所以病危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