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小儿病症之虚实
小儿舌有黄苔,为胃间燥热。其黄必系干黄,又兼渴而能饮,
其脉必中沉有力,此为凉药消滞药之证。若舌尖有苔,舌根舌心无
苔,其胎即无干黄只现杂色污浊湿润之象。此乃肾阳寒败,不能化
生心火,舌尖属心,心火澌寒,不能煊通,故污浊凝冱。其证必不
渴饮,夜卧必甚烦躁不安,此乃桂附地黄丸证。误投寒凉则危。不
止小儿如此,大人亦如此。
小儿夜间发躁,如是中下阳虚,其脉必轻按微小,重按尤虚。
或右脉比左脉微小。用桂附地黄丸,蜜丸者二钱,水丸者一钱,煎
服即安。误服凉药即危。如有可清之热,则渴饮昏睡,而不烦躁,
脉必沉实有力,或沉细有力。燥与躁须分别清楚。燥乃干燥,躁乃
躁扰不宁。肾阳扰动,心气失根故躁。其脉必微。亦有并非阳虚而
夜间发躁者,乃有食滞。消食顾脾乃愈,其脉必重按沉实也。
小儿头身手足均发烧热,腹泻不食,舌无苔而有黑黄色者,此
为难治。须用手指按其舌心,如舌冷不热者,此内火将灭,凉药慎
用。此病难治。
小儿感冒发热,服寒药后,热仍不退,而反昏睡不醒。此寒药
伤中,脾胃大败之证。速用白术党参茯苓各一钱,炙草五分,干姜
三分,即热退清醒。此证脉必浮虚或微小。
小儿如误服他药,忽然风动,可用回春丹或化风丹二三厘,化
水灌之。同时即进附子理中地黄汤,以挽回中气而养木气便愈。回
春丹化风丹,如此用法,便有功无过。人谓回春丹化风丹,极败脾
肾极伤津液。故须补土养津,以善其后。其理固已是矣。不知人身
阴阳五行圆运动的气机,迅速非常,固密非常。小儿身体,至于动
风,肾经脾经之阳气,已随肝木的风,冲出肺经胃经阴气之外。脾
肾阳亡,肝肺阴消。圆运动即将解体,危险殊甚。故一面用回春丹
通窍,附子理中地黄汤,温回脾肾之阳,养回肝肺之阴,使五行的
圆运动,仍回复升降之旧。此方真可谓再造小儿身命之方也。用附
子理中丸一钱,六味地黄丸二钱,同煎服亦可,不必尽服。黄豆五
十粒浓煎温服,下咽风即能平,木气和则中气运而通窍,比单服回
春丹化风丹攻伐之剂,稳当多矣。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黄丸,各用
多少,按脉证的阴阳多少配用,以六味丸稍多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