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岐黄子

《内经》脏象理论

1. 试论《周易》六爻象与《内经》脏象理论

《周易》是一部体现变易之书,其变易表现于卦变,而卦变又根源于爻变。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卦,皆为六爻组成。如果改变六爻中的某一爻象或几爻象,就变成了另一卦象。可见每一爻的变化,都影响着六十四卦,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六爻的变化就成了六十四卦变化的核心。因此,“六”的词义,《说文》说: “六,易之数。”《周易》中老阳之数三十六,老阴之数二十四,为质变之数,合之为六十;少阴之数三十二,少阳之数二十八,为量变之数,合之亦为六十,总属六之所化。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内经》吸取了《周易》乾之六阳爻、坤之六阴爻分配十二经脉,以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合,形成了人身六脏六腑一个完整的阴阳组合系统。说明乾之六阳爻与坤之六阴爻可体现脏腑间之阴阳变化。房玄龄注《管子·五行》说:“阳至六为纯阳之多也,阴至六为纯阴之多也。禀阴阳之纯以生,故曰人有六多。”结合于人,人禀阴阳之纯以生,阳至六为纯阳之多,脏属阳,六腑为纯阳之多也;阴至六为纯阴之多,脏属阴,六脏为纯阴之多也。张景岳说:“以脏象言之,则自初六至上六为阴为脏:初六次命门,六二次肾,六三次肝,六四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为阳为腑:初九当膀胱,九二当大肠,九三当小肠,九四当胆,九五当胃,上九当三焦。知乎此,而脏腑之阴阳,内景之高下,象在其中矣”(《类经附翼·医易义》)。说明《内经》藏象理论,亦以六脏六腑应乾之六阳爻与坤之六阴爻,与经络理论是一致的。显然,《周易》以六爻为变化之核心,《内经》以六脏为人生理、病理变化之中心也。

阅读全文——共17284字

Read more

甘麥大棗粥

【材料】 甘草2錢,小麥1兩半,大棗10枚。

【功效】 補中緩急,養血安神。

【主治】 心肝血虛,心神失養的神經官能症。適用於喜怒不寧,常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哭笑無常,精神恍惚,心悸怔忡,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苔少。

阅读全文——共152字

Read more

潤喉茶

【材料】 胖大海3~5枚 、 羅漢果1粒、甘草1錢。

   

【功效】 清熱化痰、生津止渴,可緩解咽喉種痛,聲音嘶啞,及傷風咳嗽、咽喉乾燥、咳嗽聲音不出,乾咳無痰等症。又可應用於體虛大便燥結不通,或因便秘引起的頭脹、眼紅等症。

阅读全文——共137字

Read more

夏枯草

補陽、散結、消陰

辛苦微寒,氣稟純陽。補肝血,緩肝火,解內熱,散結氣。

治癭瘤濕痺,目珠夜痛。(婁全善曰)目珠連目本,即目系也。夜痛及點苦寒藥更甚者,夜與寒皆陰也。夏枯,氣稟純陽,補厥陰血脈,故治此如神,以陽和陰也。按目白珠屬陽,故晝痛,點苦寒則效;黑珠屬陰,故夜痛,點苦寒藥反劇。

阅读全文——共153字

Read more

山藥

古名薯蕷。補脾肺、濇精氣

色白入肺,味甘歸脾,入脾肺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陰不足則內熱,補陰故能清熱。

固腸胃,潤皮毛,化痰涎,止瀉痢。滲濕,故化痰止瀉。(百一方)山藥半生半炒,米飲下,治噤口痢。肺為腎母,故又益腎強陰,治虛損勞傷。(王履云)八味丸用之以強陰。脾為心子,故又益心氣,子能令母實。治健忘遺精。(昂按)山藥性濇,故治遺精泄瀉,而諸家俱未言濇。生搗傅癰瘡,消腫硬。山藥能消熱腫,蓋補其氣,則邪滯自行。(丹溪曰)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是也。

阅读全文——共231字

Read more
1 191 192 193 194 195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