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病總括
三痺之因風寒濕,五痺筋骨脈肌皮,風勝行痺寒痺痛,濕勝著痺重難支,皮麻肌木脈色變,筋攣骨重遇邪時,復感於邪入藏府,周同脈痺不相移。
〔註〕:
三痺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病也。其風邪勝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痺。寒邪勝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痺。濕邪勝者,其痛重著,故曰著痺。此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痺也。
Read more三痺之因風寒濕,五痺筋骨脈肌皮,風勝行痺寒痺痛,濕勝著痺重難支,皮麻肌木脈色變,筋攣骨重遇邪時,復感於邪入藏府,周同脈痺不相移。
〔註〕:
三痺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為病也。其風邪勝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痺。寒邪勝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痺。濕邪勝者,其痛重著,故曰著痺。此為病之因而得名,曰三痺也。
Read more四診心法要訣 總論
醫家造精微,通幽顯,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聖先賢之旨。今採醫經論色診之文,確然可法者,編為四言,合崔嘉彥《四言脈訣》,名曰:四診要訣,實該望、聞、問、切之道。使後之為醫師者,由是而教;為弟子者,由是而學,熟讀習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則造精微通幽顯也,無難矣!
識病之要道
Read more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篇
太陽主表,為一身之外藩,總六經而統榮衛,凡外因百病之襲人,必先於表,表氣壯,則衛固榮守,邪由何入,經曰:雖有大風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氣虛,則榮衛之氣不能禦外,故邪得而乘之,經曰: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身形之虛而後客之也,衛陽也,榮陰也,風陽邪也,寒陰邪也,邪之害人,各從其類,故中風則衛受之,傷寒則榮受之,衛分受邪,則有汗為虛邪,桂枝證也。榮分受邪,則無汗為實邪,麻黃證也。榮衛俱受邪,均無汗,皆為實邪,大青龍證也。大綱三法,用之得當,其邪立解,用違其法,變病百出,緣風為百病之長,故以風中衛列為上篇,寒傷榮與風寒兩傷,
Read more早洩是指性交時經常過早射精的現象,有下列幾種說法:A陰莖插入陰道後,抽送不滿三十下而射精者,即算早洩;A陰莖插入陰道後,抽送不滿二分鐘而射精者,即算早洩;A作愛次數超過半數以上不能控制射精以滿足女方者,即算早洩。一般而言,健康的壯年男子在性交2~6分鐘左右射精,而射精出現的遲早可因起居、飲食、勞動、壓力等因素而有較大的變化;所以,決不可因一時過早射精就認定是早洩。
中醫對早洩的治療有內服與外敷二法:A內服藥─中醫認為心火過旺致相火熾盛、情志不遂致肝氣鬱結、縱慾竭精致陰虧火旺或過早戕伐致腎氣虛衰等因素均可引發早洩;因此,治療原則主要在於清瀉相火、舒肝解鬱、滋陰降火或補益腎氣,臨床常選龍膽瀉肝湯、加味逍遙散、知柏地黃丸、(三才)封髓丹或金匱腎氣丸等方加減澀精藥物治療。A外敷藥─作用在於降低陰莖敏感度。龜頭是性器官接受性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性交前1小時用持久液(丁香、細辛、蛇床子、五倍子等研粉浸于乙醇中十五天)塗於龜頭及冠狀溝部,以降低末稍神經敏感性,從而達到延緩射精的目的。(按:持久液的稱呼是筆者隨便取的,取其久久乃洩之意;此藥無毒,即使不小心吃到,也不會出事。)
Read more傳播媒體影響,國人的性觀念日漸開放,尤其是e世代的年青一族,更認為性行為是人生的歡娛享樂(外國人稱性交為作愛),而不再只是傳宗接代的例行公事而已;於是,有關性與色的書刊、影帶或光碟發燒熱賣,出售增加情趣用品的商店充斥街頭。
想要提高閨中樂趣,最簡便最省錢的方法就是變換性交姿勢與作愛技巧了。「作愛姿勢十八般,各隨喜好逞奇能」,古代性書《素女經》有九房中術、《洞玄子》有三十種性交法;姿勢可上可下、可屈可伸、可坐可臥、可仰可俯、可高可低、可彎可直,但萬法不離一宗,總歸性交技巧不外於「男上女下」、「男下女上」、「男女坐擁」等三式而已;所謂姿勢花樣多,只不過在這三種基礎之上,略加變化體位罷了,就如《洞玄子》所說的”交接之勢,……屈伸俯仰、出入淺深,大大是同,小小有異”一般。
Read more強力春藥「威而剛」轟動上市以來,全球成年男子不論有無陽痿症狀都躍躍欲試,希望藉之一展或再展雄威以度春風。其實,古今中外歷來就有調製各種春藥,每種春藥皆強調能使痿男子變成威剛勇猛、持久耐戰之夫;如此神效的描述,要以中國古代性學名著《洞玄子》記載的「禿雞散」最為誇張,因為它說:連服六十日,可御六十婦!
禿雞散的療效,的確異常誇大;禿雞散的典故,則是充滿驚訝。相傳:蜀郡太守呂敬大,七十歲時已無性能力,但服食一種別人介紹的房藥後,居然接連生三個兒子。欣喜之際,卻發現妻子的陰部長出疹子,疼痛難當,不能坐臥。呂氏認為是此藥所害,難忍自責,遂將藥棄之於庭院中;不料雄雞撿食之後竟然猛追起母雞來,強壓趴在母雞背上,一面與之交配、一面啄其頭毛,如此連續幾天都不停息,最後竟將母雞頭上的毛給啄光了。不可思議啊!人們驚訝於藥力之強,就名之為禿雞散。
Read more痛經是指月經來潮或經期前後出現下腹疼痛為主要症候。一般痛經的發生多在經前一、二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於月經來後逐漸減輕以致消失,像此類的痛經最為常見。也有些發生於經行之際,或自月經開始延續至經淨時止,更有在月經將淨才疼痛。以及逐年加劇等不同症候。
痛經往往兼有其他全身症狀,如乳房脹痛、惡心、嘔吐、腰痠、面色蒼白,甚至下腹絞痛不止,並隨著月經的週期持續發作。嚴重者可影響上班,工作或上學讀書。如在月經將至或經行期間。僅感覺下腹部輕微的脹痛不適,這是常有的現象,不屬病徵。可不需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