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铁杆中医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32講

結胸證(3)、臟結證

上一次講到了大結胸證,病位偏中和偏下,或者見到“心下痛,按之石硬,脈沉緊”,伴有隔內拒痛,心下因硬,短氣煩燥,心中懊惱,或者見有“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也可以伴有“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 這樣的陽明腑實證,治療用大陷胸湯瀉熱、逐水、破結,這是大結胸證病位偏中和偏下的治療。關於大陷胸湯,現在在臨床上怎麼用,主要用於哪些證候,從近年來 臨床報導來看,主要用於一些急腹證,比方說用於腸梗阻,用於消化道穿孔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尤其是消化道穿孔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在臨床療效上,還是比較確 切、比較可靠的。我們北京第六醫院和北京海澱醫院,在前些年都做過這方面的臨床觀察。我舉北京第六醫院的例子,他觀察了40例,胃穿孔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 的病人,對重症的病人,他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他的用量是大黃9克,芒硝9克,芒硝是分兩次沖服的,甘遂末3克,是分兩次沖服的,所以一次量甘遂末是1.5 克,做為湯劑,每天吃一付,分兩次吃。治療上消化道穿孔引起的彌漫性腹膜炎的病人病情比較重的,對於病情比較和緩的,他是做成散劑吃的。

阅读全文——共9082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31講

結胸證(2)

上次課給結胸證開了頭,結胸證是邪氣和痰水結於胸膈脘腹的證候。具體可分為熱實結胸和寒實結胸兩大類。熱實結胸又有大結胸和小結胸的區別,大結胸證是熱邪和水飲結於胸膈脘腹的證候,它的病位比較廣泛,上次課的最後談到了大結胸證病位偏上的是水熱邪氣結於胸膈的大陷胸丸證,它的臨床表現,《傷寒論》原文只是說”項亦強,如柔痙狀”, 既然”如柔痙”狀,就應當有汗出,柔痙是痙病的一個類型,所謂痙病是角弓反張,項背部的肌肉拘急痙攣,角弓反張,臥不著席,牙關緊閉,四肢抽搐,有汗的叫 柔痙,無汗的叫剛痙。既然如柔痙狀,因此應當有汗。小熱邪氣阻滯胸膈,胸為氣海,所以必然影響呼吸,有胸膈,有短氣,小熱互結,鬱熱擾心,應當有心煩,因 此對大結胸證病位偏上的,上次課歸納了,應當見到胸痛、短氣、汗出,項亦強如柔痙狀和煩躁的臨床表現。治療用大陷胸丸瀉熱逐水,峻藥緩攻,我們應當注意大陷胸丸藥物的組成,有大黃、葶藶子、芒硝、杏仁、甘遂末,還有白蜜,不要把白蜜丟掉,不要認為方子上寫的這四個藥,就是它的藥物組成,在方後注裡頭,還有甘遂末、白蜜,一共有六個藥。我們本科考試大陷胸丸的藥物組成,好多同學就把方後的甘遂末、白蜜忘了,這樣是不完整的,而非常關鍵的是甘遂瀉熱逐水,又非常重要的是用白蜜使這個方子,起到峻藥緩攻的效果。

阅读全文——共9811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30講

結胸證

前幾次課講的是太陽變證的辨證論治舉例。所謂太陽變證,就是太陽病失治或者誤治以後,使臨床證候發生了變化,而新變化的證候,又不能夠用六經正名來命名的,我們通通地把它叫做太陽變證。

從學過的內容來看,熱證、虛證、寒證,虛寒證中從心陽虛,到脾虛,到腎陽虛,最後到陰陽兩虛。從這些變證的治療來看,許多是屬雜病,比方說

阅读全文——共8969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29講

陰陽兩虛證

下面講太陽變證的陰陽兩虛證。陰陽兩虛證的第一組證候,是芍藥甘草湯證和甘草乾薑湯證,原文第29 條。講義第62 頁:“傷寒,脈浮,自汗出”。其實我們學到這裡,大家讀原文己經有能力來分析病機了,“脈浮,自汗出”,脈浮顯然是一個太陽表證。“自汗出,小便數”, 自汗出也是太陽表證,是風陽傷衛陽,衛外失司,風主疏泄,使營陰外越的一種表現。底下的小便數就是小便的次數多,這是陽不攝陰,有了陽虛的特徵。這個陽 虛,氣化失司,可以表現為小便不利,小便少。陽虛,陽不攝陰,也可以表現為小便清長,小便多。同樣一個陽虛的病機,在臨床的症狀表現上,可以有兩種不同的 情況。“小便數”,是陽虛,陽不攝陰。這種陽不攝陰的小便多,常常是表現在夜間。“心煩”,是陰虛虛火擾心,“微惡寒”,是表邪未解,所以這是一個陰陽兩虛而表未解的證候。

阅读全文——共9444字

Read more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