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第12講
桂枝湯的禁忌症、桂枝湯的加減應用
上一次課,我們一直在講桂枝湯的適應證。我們講義上把桂枝湯在太陽病篇的適應證的條文都羅列起來了,我按照它的適應範圍,大體作了這麼一些歸類。我們剛才讀原文的時候,讀完第44 條以後就讀到56 條,中間有一條原文我們沒有讀,就是第45 條,現在回頭來看看45條。
講義的第18 頁,“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太陽病應當汗解,如果先用了發汗的方法,(表邪)沒有解除的話,也許是病重藥輕,也許是這個人的特殊的體質,一汗不解,你可以再汗。結果你一看一汗不解就著急了,“而復下之”,這個“復”字當“反”字來講。反復反復是個同義詞,你怎麼知道當“反”字來講?因為後面說“而反下之”, 你就知道原來這個“復”當“反”字來講。你反而用了下法,所以他強調了“脈浮者不愈”,這個脈浮病不好是病在表的緣故,浮為在外,你反而用了下法,當然這 個病就不會好了。在這種情況下,脈浮,病在外,要解表的話,還能用麻黃湯嗎?不能用麻黃湯了。所以這一條,45 條,就屬於我們這裡所說的表證汗、下後,正氣受挫,表證仍在這個範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