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岐黄子

薄荷

薄荷,又名薄苛、升阳菜、夜息花、仁丹草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30-60厘米,茎下部匍匐,节上生根,上部直立。叶对生,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皆有毛及油点,用手揉碎后,有强烈的脯香气和清凉感,是主要的药用部分。

《唐本草》中说“薄荷,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涨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之,发汗、大解劳乏。”《本草纲目》中记载薄荷“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疠、疮疥、风瘙瘾疹。”《日华子本草》云:“(薄荷)主中风失音吐痰及头风等”;《本草备要》记载:“薄荷,辛能行,凉能清。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热,清利头目。制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漱口气,语涩舌苔。耳目咽喉,口齿诸饼。皮肤隐症,疠疮疥,惊热。骨蒸。破血止痢。”唐宋明时期,薄荷用于疏散风热,调利气血,但其在耳科中的应用为其特色之一,被记载为“小儿风热尤为要药”,《本草蒙荃》曰:辛,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气分。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口齿鼻诸病。”《本草求真》曰:“专入肝,兼入肾。气味辛凉,功专入肝和肾,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咽喉口齿眼耳,隐症,疥疮,惊热,骨蒸,血则妙。”

阅读全文——共644字

Read more

牛蒡

牛蒡(Great Burdock)

牛蒡为菊科牛蒡属,又称牛大力。牛蒡原产地在欧洲、西伯利亚及中国,传入日本后,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蔬菜。在日本,牛蒡有“东洋人参”称誉,由于保健功效受到瞩目,牛蒡可食用的部份为根部,是四季可食用根茎类食物。(牛蒡须根要少,而且表皮裂缝要少,光滑,肉质才会柔软。)

营养成分

阅读全文——共912字

Read more

五行蔬菜汤

依循“五行、五色滋养五脏”,由白萝卜(白色入肺)、白萝卜叶(青色入肝)、香菇(黑色入肾)、胡萝卜(红色入心)、牛蒡(黄色入脾)五种蔬菜,按照比例配制而成。内含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亚健康人群会出现神奇的保健效果。

据《黄帝内经》记载,若想延年益寿,要吃五色,五味,五香食物,这样才能五行合一,在人体内引起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多种抗菌素,而蔬菜汤的处方正符合这个原理。

牛蒡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含有菊糖、多酚物质以及多烯,有抗菌、抗爱滋及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是欧州人爱用的“人体清洁剂”,可消除肾结石、尿道结石、排毒、保护及治疗肠胃道疾病,对关节炎、痛风有镇痛的效果;医生治疗感冒、发烧、咽喉和胸痛时亦常使用牛蒡。

阅读全文——共780字

Read more

牛蒡子

牛蒡子

气寒,味苦辛,无毒。苦能解毒退热,而利咽喉之痛,并甘桔为妙。辛能达表润肌,而散疮疡之肿,同解毒尤良。合气与味,又治腰膝凝滞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黄桔梗汁煮

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阅读全文——共2791字

Read more

土豆汁

土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土豆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土豆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抗坏血酸。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而被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土豆的功效

土豆在欧洲被称作“大地的苹果”,营养价值相当高,尤其含有非常丰富的维他命C和钙,在德国一直流传着喝土豆擦碎榨汁治疗胃溃疡和便秘的方法。

阅读全文——共750字

Read more

仲景色诊特點

张仲景在《内经》五色诊理论基础上,充分运用色诊于临床实践,为后世色诊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兹就《伤寒论》所载27条和《金匮要略》30条相关文加以探讨,从中考究其使用特点。

一、重色诊、参脉症,注重病机

  仲景色诊,统一与脉、征、症(证)诸象结合,目的在于辨析病机。他不仅外感病用之,内伤杂病等,也都相合互参。

阅读全文——共1759字

Read more

仲景论四逆

四逆者,手足逆冷也。因里寒重,阴阳不相顺接。少阴与厥阴证多见。四逆自古以来属重证,重证必需用重方。故仲景治里寒重的四逆证几乎必用生附子,取其温里之功也,四逆汤是其代表。

仲景用四逆汤几乎必见下利,因里脏寒重者多常伴有下利。所以当你决定真要复用四逆汤时,请审慎观察自己是否真有如此重的里寒,经常下利。不要以为手脚发冷又畏寒就里寒很重了,很多只是当归四逆证,而当归四逆证并不常伴有下利的。由于市面上买不到生附子,现在流行以大剂量的炮附子久煎。

但由于附子经炮制过后温里之力已大减,主要擅长于温经络,温表,久煎后麻味失更是力弱,所以与其用一百几十克如此吓人的炮附份量,愚见倒不如用川椒代替,既保留了温里之力,又可避免大剂附子中毒。我曾诊一少阴证病者,长期手足逆冷,下利清谷,寸口脉微,典型的四逆汤证。

阅读全文——共605字

Read more
1 255 256 257 258 259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