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醫學習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8講

太陽病的分類提綱

上節課我們談了太陽病的提綱,太陽病分類提綱的太陽中風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我們把它作為整個太陽病的提綱,因為這三個 症狀同時出現,它提示了太陽肌表受邪所表現的臨床特徵,它提示了太陽病主要是表症,所以我們把它作為太陽病的提綱,以後只要見到“太陽病”這三個字,它都 應該包括脈浮,頭項強痛和惡寒這三個臨床症狀。由於人體的體質有不同,也由於感受邪氣的性質有差異,所以對於太陽病來說就可能出現了不同的類型,上次談到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我們分析了它的每一個症狀的病機,最後結論是:太陽中風症的病因、病機是: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和。

阅读全文——共10392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7講

太陽病概說(2) 太陽病提綱

上次講太陽病的成因,主要是風寒邪氣侵襲人體的體表。當然太陽病的成因,還有一種少數的情況,是少陰病陽氣恢復以後,臟邪還腑,陰病出陽,這種情況 雖然少見, 但在《傷寒論》中,討論太陽與少陰關係的時候,少陰病陰病出陽,太少之間邪氣相互轉換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隨後討論了太陽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腑。從太陽病篇的原文來看,也涉及到手太陰肺的病變,因此說,《傷寒論》中的太陽病,是從臨床實踐來的,是根據風寒之邪侵襲人體肌表以後,主要 表現證候中整理來的。太陽病的生理,生理部分包括了經絡,包括了臟腑,包括了臟腑的功能,臟腑的氣化,從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特點來看,從頭到腳,行於人體 的頭項、後背,是人體最長的,穴位最多的一條經脈,特別是它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它可以借助督脈和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還 提到足太陽別經的經別,散布於心,溝通了太陽和心的關係。關於太陽膀胱腑,它是主氣化的。膀胱腑的氣化,我們從兩方面來談,一方面是說它可以化生太陽的陽 氣,膀胱做為一個水腑,怎樣化生陽氣?它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陽氣。這個陽氣,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脈,(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同時也通過三 焦這個氣機水火的通道,向體表輸佈。膀胱氣化機能的另一個方面,是參與水液的代謝,一方面把體內的廢水排出體外,另一部分,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氣化成津 液,然後把津液向全身的各器官輸佈,使津一書不上承。膀胱氣化機能的這兩個方面,在太陽病中,都可出現一種病理性的變化,我們在講太陽病的時候具體都會談 到。關於氣,也就是太陽的陽氣,陽氣的量,是三陽中量最大的,這種陽氣,它是輸佈於體表的,它的功能是溫養肌表,調節體溫,防禦外邪。因為我們體表的面積 最大,所以這種陽氣如果不夠強大的話,它就不足以“司開闔、肥腠理、衛外而為固”。後世醫家把它叫做「巨陽」「大陽」。這陽氣化生於下焦,是膀胱在腎陽的 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陽氣,通過太陽膀胱經和三焦向體表輸佈,所以《黃帝內經》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的話。這叫太陽的陽氣化生於下焦, 陽氣在體表不斷的消耗,還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攝入的水穀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所以我們說太陽的陽氣補充於中焦。太陽的陽氣向體表輸佈的過程中,還需要 借助肺氣的宣發,才能均勻的布達於體表,完成它在體表的溫養、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的功能。所以我們 又說,太陽的陽氣宣發於上焦。

阅读全文——共6892字

Read more

濕疹治療經驗

春夏季是濕疹好發的季節,以下分享幾個中醫治療的經驗:

例一: 45歲女性,四肢經常長出水泡,局部紅腫搔癢甚,特別在手指末梢部分,在遇天氣季節變化或夏季天熱時則發作更加厲害,平時遇水或洗碗後更是加重難忍,接受 西醫外用藥治療仍反覆未癒,故前來求診。經給予健脾清利濕熱、祛風等中藥調理一個月再配合飲食調理後,四肢水泡樣丘疹發作搔癢頻率及程度大幅減少,即使再 遇天氣變化,也不再復發嚴重。

例二:40歲女性,兩側胯下經常長出丘疹,色紅,局部劇癢甚,搔抓後或是夜間睡覺時經常癢如蟲爬,嚴重影響其睡眠品質及工作情緒,兩年來遍求診西醫 或民俗療法仍無法改善,且外用類固醇頻率更是逐漸增加,故前來求診中醫治療。經給予清利肝膽濕熱、祛風止癢中藥後,搔癢頻率程度大幅減低,後來也不需要再 塗擦類固醇西藥以止癢,再經過健脾利濕等中藥調理一個月後,胯下濕疹已完全痊癒,追蹤一年未再復發。

阅读全文——共2093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5講

學習《傷寒論》的方法和要求

 前一段的課程,我們對《傷寒論》的概論部分談了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機字仲景,生於東漢末年。

由於在歷史上,有他關於做過長沙太守的傳說,所以,後世醫家用“長沙”作為張仲景的代稱,或者是張仲景著作的代稱。他是東漢末年的南陽郡人,所以在他的著作裡常常出現當地的一些方言,這是我們在學習《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時候應當注意的問題。

阅读全文——共11669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4講

第04 講 關於六經辨證的若干問題

 我們現在要講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六經辨證的一些問題。我們首先要談一談,六經是指的什麼?我們一直說,貫穿《傷寒論》始終的,是六經辨證。但是在 《傷寒論》的文字表述上,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過六經這個詞。所以,六經辨證是後世醫家,對《傷寒論》中三陰三陽辨證的一個簡稱。那麼三陰三陽這是大家非常 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下面我們接著要談的一個問題,三陰三陽本來的意思是什麼?應當說,三陰三陽這個概念是來自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學 說。這裡我可能適當地要多說幾句。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是最高等的動物,人類具有很發達的大腦,在地球上最具有聰明才智,所以人類就要利用自己的聰明才 智,對許多未知數進行探索。比如說,生命是怎麼來的,人的起源是什麼。19 世紀末,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辨證法裡,他總結了現代自然科學的成果以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生命是整個自然的結果。可是在2500 年前,就已經陸續出現的《黃帝內經》等一些內容,已經明確地談到了生命的起源。比方說《黃帝內經》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什麼意思呢?人,就是天地之間所化生的一種生靈。天地是人類的父母,人類就是大自然的子女。黃帝內經接著說,“生之本,本於陰陽。”為什麼地球上可以有生命,這就源本於陰陽二氣。

阅读全文——共11398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3講

《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上次課我們在《傷寒論》的概論中談到了《傷寒論》的作者和成書的歷史背景,也談到了《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怎麼變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兩部書。我們應當知道《傷寒論》主要的版本是什麼。這是我們上次課談到的內容。今天接著講《傷寒論》概論的第四個問題,《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

首先應當從書名開始講,現在叫《傷寒論》,過去叫《傷寒雜病論》。我們應當首先明確“傷寒”的含義是什麼。“傷寒”的含義在古代有廣義和狹 義的區別,廣義“傷寒”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這裡所說的外感病是指風、寒、暑、濕、燥、火,乃至包括疫癘之氣等。外來的邪氣傷人以後所發生的疾病 統稱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發熱,所以我們常常要把這個概念寫成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這個“熱”字不是指邪氣的性質,而是指這 類病證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一切由於外來邪氣所導致的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證候在古代都叫做“傷寒”。大家說了,“寒”不就是寒冷嗎?為什麼“寒”可以代替 風、寒、暑、濕、燥、火疫癘之氣等所有的邪氣呢?因為“寒”字在古代有一個廣義的含義就是泛指邪氣。日本有一個醫生叫中西惟忠,他寫過一本書叫《傷寒之研 究》,在《傷寒之研究》裡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謂邪而為寒,蓋古義也”,也就是說把這個“邪”字叫做“寒”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所以“傷寒”之所以有廣 義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是因為“寒”字本身就可以泛指邪氣。不僅在醫學上是這樣,在文學上也是這樣。大家可能有的讀過《孟子》的,《孟子•告子》篇 有一段話,說現在的皇上執行的政策不怎麼英明,大家就給孟子說,你能夠經常見到皇上,你見到皇上就給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他執行寬厚的政策,利國利民。 孟子就說了一段話:吾見也罕矣(我見皇上的這種機會和時間也是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這裡所說的“寒之者”是指,我走了,這些獻異端邪說的,給他出壞 主意、餿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所以這個“寒”就是泛指異端邪說、餿主意、不良主意的這些人。所以“寒”字決不是說別人拿著冰塊去凍皇上,在漢代,“寒” 字泛指“邪氣”。因此“傷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體感受一切邪氣所造成的疾病的這樣一個廣義的概念。狹義的概念是人體感受風寒邪氣,人體感受寒邪就可以叫 做狹義的傷寒。為什麼加個風呢?因為風為百病只長,如果只有寒邪沒有風邪帶領的話,寒邪不能單獨傷人。

阅读全文——共10579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2講

《傷寒論》成書背景和流傳

現在我們講概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傷寒雜病論》的成書背景。任何一部能夠在歷史上流傳千古,對這個學科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著作,它的出現都是有一定 的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所以我們也從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來談談在這樣一個時代為什麼會出現《傷寒雜病論》這樣流傳千古而不朽的著作。

從社會背景的角度來看,在談張仲景的生活時代的時候, 我們已經知道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東漢末年是個什麼樣的社會呢?是一個戰爭連年,天災不斷的社會。我查了一下史書,從自然災害來說,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在張仲景的存世的這幾十年之中,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大的自然災害就有22 起之多。像自然界中的旱災、水災、海水倒灌、河堤決口、地震、台 風蝗蟲、泥石流。我查了史書之後,能夠想像到的自然界的災害在張仲景的存世的年代都有。而且在史書上能夠記載的,這不是局部的、小的災害。那麼這樣的災害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呢?造成了生產力被 破壞,生產水準下降,人們的生活水準下降,抵抗力降低,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長期的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歷史上有句話,“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從自然災害來講的。從戰爭的角度來講,大家想一想,東漢末年,三國紛爭,戰爭連年不斷,所以中國歷史上又 有一句話,叫做“大兵之後,必有大疫”。正是這戰爭的連綿不斷和 自然災害的連綿不斷,導致了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所以在《東漢會要》記載歷史大事件的這本書裡頭說“中原大地,白骨委積,人相食啖”。 “白骨委積,人相食啖”就已經是人吃人的這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了。所以在《東漢會要》的描述,當時的百姓“不死於兵,即死於病”。

阅读全文——共10970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01講

《傷寒雜病論》的作者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勤求古事,博采眾方,系統總結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撰寫出了《傷寒雜病論》一書,該書融理、法、 方、藥於一體,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後世尊稱為醫聖,唐宋以後《傷寒雜病論》分為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 部書。

這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紀中醫藥網路教育中心組織的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示範教學,推薦我來講授《傷寒論》。雖然我學習、研究、講授 《傷寒論》有30 多年的歷史,但是面對錄音、錄像這樣一個現場,我還是感到心裡有壓力。 前天中午和幾位朋友在一起吃飯,其中有一位朋友是電影導演,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名的電影導演,他拍了許多電影,然後我們就說他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可是他說 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就問他,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他說,我拍每一部電影都要精心地選擇劇本,精心地選擇演員,精心地編導,認真地拍攝, 認真地剪輯,認真地配音。那麼當電影完成以後,我重新再看再放映的時候,發現每一部電影都留下了許多許多的遺憾,所以他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由此我就 聯想到我們寫書我們講課,我們在寫書的過程中,對每一部書,我們都是精心地構思,細心地寫作,認真地校對。最後書出版了,再拿回來一看,哎呀,這個地方為 什麼是這麼寫?這個地方文字還應當可以再精煉。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個遺憾的創作。我們講課也是這樣,我們常常精心地備課,上課的時候認真地講授,和同學 之間進行心靈的交流,進行學術的溝通。我上課的時候,有同學錄音,也有少數同學錄像。下課以後,我聽聽他們的錄音,我看看他們的錄像,我說,哎呀,這個地 方我怎麼居然發生了口誤,哎呀這個地方我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鑒別比較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呢,我還應當再更深一步地分析。每一節課也都留下了遺憾,所以我常 常說,我們上課,恐怕每一節課都是一種遺憾的講演。所以現在面對錄音、錄像,我在進行《傷寒論》的教學時,當然會有壓力。更何況我們全國範圍內,研究《傷 寒論》的,在《傷寒論》的教學和研究,以及臨床上有精深造詣的,可以說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我在這裡講課,如果說就是隨隨便便的一堂課,講過 去就講過去了。可是現在我們要錄像,我們要製成光碟,要請全國的同行專家評頭品足,我當然會有壓力,當然會有緊張。不過既然已經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我就 認真地講授,也是把我的學習向各位同行,向每一位同學作彙報。

阅读全文——共9834字

Read more
1 61 62 63 64 65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