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5月 2015
疾病的傳變(二):形式(二)、影響因素
中醫基礎理論 第68講 疾病的傳變(二):形式(二)、影響因素
上一節我們講了病位的傳變,講到外感疾病的一般傳變規律,講授了六經傳變和衛氣營血傳變以及三焦傳變,那麼內傷疾病按照什麼傳變規律傳變呢? 下面我們講內傷雜病的傳變。中醫學把內傷疾病與外感病相對,稱為雜病,簡稱內傷和外感,內傷疾病又稱為雜病。那麼內傷疾病的傳變規律,由於臟腑和經絡,講 十二經脈的時候講屬腑絡臟,屬臟絡腑,那就是說臟腑系統和經絡系統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所以內傷疾病傳變主要是指臟腑經絡的傳 變。
Read more疾病的傳變
中醫基礎理論 第67講
第67 講 疾病的傳變(一):概念、形式(一) 同學們好,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講了病機裡面的臟腑病機,以臟腑病機為重點,講臟腑氣血陰陽失調以後,它產生的基本病理變化。那麼病理變化是指在病因 作用下機體氣血陰陽失調以後所發生的變化,因此疾病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由於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的有機整體,所以在病因作用下,一旦機體發生了 病理改變,它就有一個傳移和變化的規律,就是它的動態變化有什麼規律呢?把這種規律,中醫學經過長期的總結歸納,最後提升為理論,形成一個中醫學的疾病的 傳變理論。所以第五節,我們講疾病的傳變。這種理論肇始於《內經》,經過歷代醫家的發展,逐漸地系統起來、完善起來,它是中醫病機學裡面的重要組成部分。
Read more病機:臟腑病機——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病機 奇恒之腑的病機
中醫基礎理論 第66講 病機:臟腑病機——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病機 奇恒之腑的病機
上一節我們講了六腑病機當中膽的病機,它的病機特點,膽失疏泄,痰熱擾心。我們現在學習胃的病機。我們在學藏象學說的時候講胃的生理功能,胃主受納 腐熟,而胃的氣機升降特點,胃宜降則和,它的生理特性,喜潤惡燥。因此胃的病機特點,主要表現為受納腐熟功能異常和胃的氣機失常,表現為胃失和降,甚者胃 氣上逆。
二、胃的具體的病理變化
Read more病機:臟腑病機——腎的病機 膽的病機
中醫基礎理論 第65講
第65 講 病機:臟腑病機——腎的病機 膽的病機
上一節我們講了肝的病理機制,以肝氣鬱結為肝陰陽氣血失調最基本的病理變化,詳細地論述了肝臟本身陰陽氣血失調病理演變的規律,以及肝對其他臟腑的影響。肝的病機在五臟病機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Read more病機:臟腑病機——肝的病機(二)
中醫基礎理論 第64講 病機:臟腑病機——肝的病機(二)
我們上一節講了肝的基本病理變化裡的肝氣鬱結。肝氣鬱結,是肝病理變化當中一個最基本、最常見的病理變化,也是較為難學的一個概念。肝氣鬱結的內 涵,通過上一節給大家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講:從習慣上,肝氣鬱結的概念,和我們在這裡講的肝氣鬱結的概念,怎樣來理解?進行了術語的分離。傳統上、習慣 上,把肝氣鬱結,除了肝自身發生的改變之外,還包括影響了脾胃的功能改變,導致肝脾不調、肝胃不和。按照我們對肝氣鬱結的定義,是從肝臟自身來限定它,看 它的病理變化,主要是肝臟自身的基本病理變化,應該不包括犯脾克胃的病理改變。我們在學習肝氣鬱結的時候,希望同學們對這個概念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定義 它,按照現代的術語規範,經過術語分離之後,我們限定肝氣鬱結僅僅是肝臟本身的病理變化。
Read more病機:臟腑病機——脾的病機 肝的病機(一)
病機:臟腑病機——心的病機(二) 肺的病機
中醫基礎理論 第62講 病機:臟腑病機——心的病機(二) 肺的病機
上一節我們講了心的病機,第一個叫心火亢盛。我們接著往下講,講第二個病理機制,叫痰火擾心。首先講它的含義,什麼叫做痰火擾心?痰火擾心是指火熱 痰濁擾亂心神,導致神志異常的病理變化。痰火擾心的病機特點主要是痰火內盛,神志異常。它的機制是痰與火結而致痰火內盛。因此它的病理表現的特點:一有實 熱的改變,表現為實熱的特徵,陽盛則熱的特徵;第二它有痰的特徵。痰與火相搏結擾於心神,因此出現神志失常。臨床表現為有神志錯亂的改變。除了有痰的一般 特徵之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神志異常,比如煩躁不寐,甚至狂躁,神昏譫語等等。心火亢盛與痰火擾心它們在病理機制上共同的病理特點為火熱內盛,擾及心神。 它們的區別在於心火亢盛可以出現動血,上炎下移的改變;而痰火擾心則兼有痰濁內盛的改變。
Read more病機:內生五邪(三) 臟腑病機——心的病機(一)
病機:內生五邪(二)
中醫基礎理論 第60講 病機:內生五邪(二)
上一節我們講了風氣內動,講了風氣內動的含義與臟腑的關係,以及風氣內動的基本病理變化,熱極生風、肝陽化風、陰虛風動、血虛生風、血燥生風、痰瘀生風,其中以熱極生風、肝陽化風最為常見。
三 內風和外風的關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