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失宜
中醫基礎理論 第49講
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講了七情致病的特點,講了七情致病與精神刺激有關,多發生情志性疾病。2.直接傷及相應的內臟。3.影響臟腑氣機,我們講了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下面講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9講
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講了七情致病的特點,講了七情致病與精神刺激有關,多發生情志性疾病。2.直接傷及相應的內臟。3.影響臟腑氣機,我們講了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下面講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8講
內傷病因—七情(二)
七情這一概念是指病因而言,規範的表達,在病因學叫七情內傷,習稱七情,其他兩個含義,第一個含義,生理學的意義,七情和五志的關係,最後藥物學七 情,僅作一個了解就可以了,重點掌握病因學的意義,我們又講了七情和臟腑氣血的關係,回憶我們在講臟腑學說,中醫神志學說,強調五臟皆藏神,是以心為主 導,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把腦為元神之腑的功能隸屬於五臟,隸屬於心之下,所以我們在這裡講七情的時候,重在講七情和五臟的關係,而不講與腦的 關係,那麼如何來理解七情和臟腑氣血的關係呢?我們前面講臟象學說,和經絡學說為人體結構說的理論核心,就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尤其臟象學說是中醫結構學的 理論,那麼所有的生命現象,都是臟腑整體調節的結果,神也是如此,七情也是如此,是從整體來說的,那麼就將神一分為五,將七情一分為五,就這個意義講, 喜、怒、憂、思、悲、恐、驚,與某一個臟腑系統相對應,從氣血是神的物質基礎,就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而言的,這裡面的氣血,應該理解為,是生命物質系統的所 有物質的代稱,不能僅僅理解為氣、血、精、津液物質系統中的氣和血,這是從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而言的,前者從哪些臟腑參與這個調節,從生命的活動的表現, 從執行神的功能的五臟,而它們必須有物質基礎,把這兩者聯繫起來,來理解七情就是情志活動與臟腑氣血的關係。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7講
上一節我們講述了六淫的性質和致病特點,需要說明的是,中醫病因學裡面,這個六淫的概念和原理的形成,它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內經已經建立 起來了,經過後世醫家進一步發展,把六淫這個學說進一步的完善,是在當時,至少是在秦漢時期,以中原為中心,來考察神州大地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氣候的變 化,考察這些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對疾病發生產生了什麼影響,長期的觀察結果,應用中國古代的哲學,氣、陰陽、五行,更確切一點說,結合當時的,天文、氣候 學、氣象學、地理學,多種學科的知識,建立起這樣一個學說的,這是第一點。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6講 外感病因-六淫(暑邪,濕邪,火邪)
上一節我們講了六淫的風邪和寒邪,這一節我們接著講,講第三,講暑邪,一、講暑邪的概念,什麼是暑邪,暑邪是在夏至以後,立秋以前,自然界的火熱之 邪,暑邪為病,稱之為暑病,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暑邪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鮮明的季節性,換句話說,暑邪在六淫當中,唯有暑邪,發生在一個特定季節,就 是暑邪獨見於夏令,因此稱暑屬外邪,並無內暑,暑邪的概念,掌握這兩點就可以了,至於說暑邪可以分陽暑和陰暑,就是指暑邪致病,表現出的異常的病理現象, 按照陰陽屬性劃分,分為陰和陽,將來同學們在溫病學裡,進一步地學習。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5講 外感病因-六淫致病的一般特點 六淫(風邪,寒邪)
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講了六淫的基本概念,講了六淫與六氣之間的關係,其中重點是,同學們記住六淫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根據邪正交爭的觀點,來理解六氣轉化為六淫的條件,從邪正兩個方面來分析,下面我們從總體上講一下。
(二)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徵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3講 體質學說的應用(2)
上一節我們講述了體質學說,在病因學和發病學當中的應用,體質在病因學當中的應用,是指體質對某些病因和某些病證,具有特殊的易感性,體質在發病學 當中的應用,是指體質的強弱,決定人體的正氣的盛衰,而人體正氣的盛衰,決定機體抗邪能力的強弱,從而決定在邪氣的致病條件下,能否發病。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2講 體質:形成(2),分類 體質學說的應用(1)
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講了體質形成的因素,就是強調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在體質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再一次強調,重要的是正確理解體質的概 念,體質、素質、氣質之間的關係,有的同學提出來,是否將中醫的體質學說,改為中醫的素質學說,還是強調體質、素質、氣質,在中醫基礎理論當中,首先,我 們強調,在中醫文獻中,氣質、稟賦、體質都是混稱的,在中醫文獻中,在古代文獻中,素質這個概念,在現代的漢語當中,現代的體質學中,心理學中,政治學,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常常提到素質這個含義,這個素質是一個廣義詞,或者叫多義詞,它包括了我們講體質學說的內涵,但是它的內涵和外延,卻又大於我們在講 體質這個概念,它的內涵和外延,這是第一點。
Read more中醫基礎理論 第41講
上一節我們講了體質的概念,在講述體質概念的基礎上,又簡要的介紹了氣質、素質、性格等幾個概念,在此基礎上,從中醫學的體質觀,按照形神合一這樣 的觀點,簡單的介紹了,中醫學怎樣判定體質的健康,這些指標僅僅是選擇一些最常用的,將來同學們在學習診斷學的時候,望聞問切的時候,講望神、望形,再進 一步來學習,世界衛生組織按照現代的生物醫學模式,曾經為健康規定具體的指標,在我們國家,根據這樣一個標誌,最近有的學者提出來,不僅僅從形和神考慮, 在神當中,還突出來強調,人的倫理道德,就現在意義講,人的健康的標誌,形正常、神正常,又突出強調,人的道德觀念、倫理道德健康,我們用現代的術語講, 現在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那麼精神文明,我們把它這個詞顛倒一下,就是文明的精神,再說得具體點,就是這個人有高尚的道德觀念,這個道德觀念,體現為人 們的社會行為方式,把這個也作為考察健康的一個重要要素,我簡單說一下,同學們聽一聽就可以,就是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的,用下述這些,十個指標, 來判定你健康如何?我們前面是從中醫體質學,來考察健康的體質的,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衡量人體健康的具體標誌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