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醫學習

學習《金匱》的目的與方法

第06講 學習《金匱》的目的與方法

王雪華教授講

有關《金匱》一書的學術成就和貢獻。我從這三個方面已經講完了。可以看出,這本書不僅對中醫方劑學和臨床醫學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充實 和完善了中醫學術的理論體系,使中醫的基礎理論、方藥學、臨床醫學三位一體。形成了完整的、獨具特色的診療技術和臨床思維方法。這個,在我的講授當中,已 經都作了具體的分析。所以,可以說,它是一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變化無窮、常讀常新的經典著作。

阅读全文——共11530字

Read more

《金匱要略方論》性質與沿革

第01講 《金匱要略方論》性質與沿革

王雪華教授講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來學習《金匱要略》這門課程。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王雪華教授。我為能夠榮幸地被遴選為本課程的主講 人,我很高興。一、有一種榮譽感。就是對我個人,對我的工作單位,對我所在的臨床基礎學科:金匱教研室的全體老師和研究生們,是一個莫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 策。二、是責任感。為了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把加強中醫經典課程“大溫課”的重任交給了我,我決不能辜負各級領導和所有聽課學員對我的信 任和期望。三、使命感。正當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爭創佳績迎接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之際,我國中醫藥繼續教育已經開始進入了現代遠端教育的“快車 道”。我能夠為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盡心竭力地工作,是值得慶倖和終身難忘的。因此,我把這次學習的好機會,看作是代表全國的同行們,在這 裡作一次中心發言,作一次公開教學,願拋磚引玉,並廣泛聽取寶貴意見。借此機會,我感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十一世紀中醫藥網路教育中心的各位領導的大力 支持和幫助,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和現場學員的真誠合作。

阅读全文——共7700字

Read more

金匱要略序言

《金匱要略》原為《傷寒雜病論》的一部分,今同《傷寒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一起被譽為祖國醫學四大經典名著。作者為東漢時代我國著名醫學家張機。

[張機(約148~約211年)字仲景,東漢南郡,涅陽縣人(今河南省南陽市)。據傳曾任長沙太守,故後人又習慣稱他為張長沙,被歷代醫家奉為醫聖和醫方之祖。]

《金匱要略》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專門研究雜病的醫學專著。全書共分3卷25篇,其《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是全書的總論。《金匱要略》在理論上以臟腑經絡學說為依據,認為“夫人稟五常(即五行),因風氣而生長。

阅读全文——共1181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70講

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證並治(2)傷寒六經病證治總

上次課講到了《傷寒論》講義的最後一篇,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證並治,這篇的內容還沒講完,我們把剩下的講完之後再給這篇做小結。我們剩下還有兩個條文,一個是397 條傷“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這條描述了一個外感熱病,病後高熱已退,但餘熱未盡,形氣兩傷。為什麼說它餘熱未盡?餘熱在什麼地方?我們是根據氣鬱欲吐的證狀來的,這是餘熱在胃,胃氣 失和而出現胃氣上逆的臨床表現,這種病人在臨床上我們觀察到的是:不僅有氣逆欲吐的自覺症狀,而且有食欲不振或者根本沒食欲,惡聞葷腥,他討厭聞油膩的味 道,甚至炒菜的味道也討厭,炒菜油烟的味道受不了,一聞就噁心。這正是餘熱在胃,胃氣上逆的表現。為什麼說它形氣兩傷?這裡所說的虛羸少氣這四個字把一個大病初愈、形體消瘦、弱不禁風、正氣不足的病人,非常形像的給我們呈現在面前,大家想想,發高燒之後,這個人雖然站起來,病好了,燒退了,消瘦,弱不禁風、這不就是虛羸嗎?所以說是形傷。

阅读全文——共10757字

Read more
1 54 55 56 57 58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