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9講
少陰寒化證(3)
上次課主要講的是少陰的寒化證,因為少陰病涉及到心和腎,心是火臟,腎是水臟,而腎中又內藏元陰、元陽,所以當素體少陰陽虛而陰盛的時候,外邪就從陰化寒,出現少陰的寒化證。我們已經學了少陰寒化證的陽衰陰盛證,治療用四逆湯,破陰回陽,或者說回陽救逆,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如果又兼有身熱反不惡寒的,那就叫陰盛格陽證,也就是我們在太陽病篇所提到的“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的真寒假熱證,治療用通脈四逆湯, 破陰回陽,交通內外。如果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又兼有“其人面色赤”的,這是陰盛於內,戴陽於上,那麼我們就用白通湯,破陰回陽,交通上下。陽衰陰盛 證、陰盛戴陽證、陰盛格陽證,它們的基本證候都是一樣的,都是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病情進一步發展而來的。而陽衰陰盛證的基礎的臨床表現,在少陰病篇, 四逆湯適應證所引用的原文中,它並沒有把它描述全面,所以我上上次的課,曾經給大家歸納了,它應當見有,畏寒踡臥,冷汗自出,手足逆冷。它應當見有,下利 清穀,自利不渴,小便清長,小便白或者小便不利。它應當見有但欲寐、脈沉、脈微細、或者脈微欲絕等等。這是少陰陽衰陰盛證的最基本的證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