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脏象理论
1. 试论《周易》六爻象与《内经》脏象理论
《周易》是一部体现变易之书,其变易表现于卦变,而卦变又根源于爻变。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卦,皆为六爻组成。如果改变六爻中的某一爻象或几爻象,就变成了另一卦象。可见每一爻的变化,都影响着六十四卦,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六爻的变化就成了六十四卦变化的核心。因此,“六”的词义,《说文》说: “六,易之数。”《周易》中老阳之数三十六,老阴之数二十四,为质变之数,合之为六十;少阴之数三十二,少阳之数二十八,为量变之数,合之亦为六十,总属六之所化。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内经》吸取了《周易》乾之六阳爻、坤之六阴爻分配十二经脉,以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合,形成了人身六脏六腑一个完整的阴阳组合系统。说明乾之六阳爻与坤之六阴爻可体现脏腑间之阴阳变化。房玄龄注《管子·五行》说:“阳至六为纯阳之多也,阴至六为纯阴之多也。禀阴阳之纯以生,故曰人有六多。”结合于人,人禀阴阳之纯以生,阳至六为纯阳之多,脏属阳,六腑为纯阳之多也;阴至六为纯阴之多,脏属阴,六脏为纯阴之多也。张景岳说:“以脏象言之,则自初六至上六为阴为脏:初六次命门,六二次肾,六三次肝,六四次脾,六五次心,上六次肺;初九至上九为阳为腑:初九当膀胱,九二当大肠,九三当小肠,九四当胆,九五当胃,上九当三焦。知乎此,而脏腑之阴阳,内景之高下,象在其中矣”(《类经附翼·医易义》)。说明《内经》藏象理论,亦以六脏六腑应乾之六阳爻与坤之六阴爻,与经络理论是一致的。显然,《周易》以六爻为变化之核心,《内经》以六脏为人生理、病理变化之中心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