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4月 2015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63講

63 厥陰病提綱、上熱下寒證(1)

上次課對厥陰病做了大概的介紹。六經病篇最後一篇是厥陰病。厥陰病原文一共有56條。這56條從我們現在看到的《傷寒論》的原書來看,證候錯綜複 雜,變化多端,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有許多根本它就不是病在厥陰肝和心包的證候。所以經方大家陸淵雷,曾經有過一句話,“厥陰病篇盡是千古疑案”,無可研 索。在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辨厥陰脈證並治這個題目下,也幾個小字:“厥利嘔噦附” ,所以我們現在基本上可以認定,王叔和在收集、整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等編到厥陰病篇的時候,他發現厥陰病的原文太少,它和其他病篇似乎不能夠匹配, 於是乎他就把厥、利、嘔、噦,另外一篇治療雜病的內容,附到了厥陰病篇。厥、利、嘔、噦為什麼可能附到厥陰病篇? 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王叔和所見到的厥陰病篇的條文比較少之外,另外,厥證儘管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原因所造成的,可是厥證本身無論是陰陽氣的不足,還是有形 病理產物的阻滯,還是氣機的鬱遏,之所以造成手腳發涼,那都和陰陽氣在不能順接於手足有關。陰陽氣在不能順接於手足,這和肝的疏泄機能也有一定的關係。所 以把厥證附在厥陰病篇有它一定的道理。

阅读全文——共10351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62講

少陰咽痛證(2)、少陰病篇小結、辨厥陰病證並治概說

我們上一次課的最後談到了少陰咽痛證,少陰咽痛證的第一個證候是豬膚湯證,這個證候的基本成因和病機是由於一個慢性的下利,下利日久真陰耗傷,虛火循經上擾,因此出現了胸滿,心煩,咽痛,用豬膚湯“清浮熱,潤喉嚨”,治療咽喉疼痛。

咽痛證的第二個證候是:“甘草湯證”和“桔梗湯證”。在《傷寒論》中用甘草,其他方劑中用的都是炙甘草,而只有甘草湯和桔梗湯用的是生甘草。生甘草有清解陰經毒熱的功效,從其他書中來看,凡是“毒熱聚於陰經”的,差不多都會用到生甘草。比方說:會陰部的膿腫,會陰部是諸多陰經所過的部位,這個部位的膿腫,中醫把它叫做“海底發”,用一味生甘草濃縮、熬膏,叫“國老膏”,用“國老膏”治療“海底發”,就是取一味生甘草,“清解陰經毒熱”的功效。又比方說,有人用李東垣的升陽散火湯,來治療牙髓炎,中醫把牙髓炎叫作“骨槽風”,升陽散火湯裡頭是生甘草和炙甘草都在用,他用炙甘草來“調和諸藥,保護中焦”,他用生甘草來“清解陰分的毒熱,陰經的毒熱”。所以《傷寒論》中的甘草湯,用一味生甘草來清解少陰陰經中的毒熱,如果用生甘草,咽痛沒有緩解的話,再加桔梗來開喉痹,止咽痛。

阅读全文——共8541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61講

少陰急下證、陰鬱證、傷津動血證、少陰咽痛證(1)

關於少陰病的兼變證,上次課談到了太少兩感,也就是少陰兼有太陽病,所謂太少兩感,是太陽和少陰同時感受外寒,它的臨床證候有太陽病的發熱,頭疼,身疼,有少陰陽虛的脈沉,我們特別要劃定一個界限,就是少陰病僅僅是脈沉,如果這個少陰病出現了“下利清穀,完穀不化,四肢厥冷,脈微細” 的話,那我們不能夠按照太少兩感溫經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必須先用四逆湯來回陽救逆,等裡陽恢復以後;如果表邪還沒有解除,那就再解表。所以對於太少兩感這 個證候,裡陽虛的程度應當是很輕很輕,只有脈沉,這個時候可以用溫經發汗的方法,《傷寒論》提供了兩個方子,如果是太少兩感的初期,那就用麻黃細辛附子湯 溫經發汗,表裡同治,如果兩三天以後,這個症狀還是持續存在,那就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溫經微發汗,把細辛去掉,加上甘草,使藥物作用更加溫和,如果用上這兩 個方子,這個病還是沒好,這個時候儘管裡虛寒的證候還沒有進一步加重,但是那就不要再用溫經發汗的方法了,那就直接用四逆湯,先溫裡,後解表,因此,仲景 在治療太少兩感的過程中是非常小心翼翼的,這是關於太少兩感的複習。

阅读全文——共12767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60講

60 少陰寒化證預後、少陰熱化證、太少兩化證

少陰寒化證我們講完了之後,應當講一講少陰寒化證的預後。看講義174頁,287條: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這 個少陰病是真陽衰微的少陰病,還是寒盛傷陽的少陰病?我問大家,是真陽衰微的少陰病?還是寒盛傷陽的少陰病?真陽衰微的少陰病應當是脈微細,但欲寐,現在 脈緊,和我們前面所說的脈陰陽俱緊那個少陰病不是一樣的嗎?所以這是寒盛傷陽,以邪氣盛為主。以邪氣盛為主著這種少陰病,它就可能會自愈。 真陽衰微的少陰病是不能夠自愈的。所以至七八日, 自下利,這個自下利是怎麼回事呢?不是真陽虛衰,火不暖土,是腎陽恢復以後,驅除體內的寒濁邪氣外出的表現,脈暴微, 脈由緊,這是邪氣盛,突然轉得不緊了,這微是和緊相對的。突然轉得不緊了, 這提示了寒邪退,所以下利是寒邪排出體外的表現,脈由緊得不緊了,轉弱了,這正是小則平,《黃帝內經》所說的,“大則病進”,脈大病就發展, “小則平”,脈由大而變小,這是邪氣退的表現。手足反溫,那是寒邪退,陽氣得以伸張,所以手腳就轉暖了。 脈緊反去者,這不正是提示了邪氣退嗎?為欲解也,雖煩,正邪相爭,有一點煩,但是這個下利,必自愈。你把寒濕邪氣驅除出體外了,這個下利,自個就好了。陽氣也得以伸張,就完全恢復了 。這是少陰寒化證的一種自愈證。這個證後,它不是以正虛為主,而是以邪盛為主的。

阅读全文——共9680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9講

少陰寒化證(3)

上次課主要講的是少陰的寒化證,因為少陰病涉及到心和腎,心是火臟,腎是水臟,而腎中又內藏元陰、元陽,所以當素體少陰陽虛而陰盛的時候,外邪就從陰化寒,出現少陰的寒化證。我們已經學了少陰寒化證的陽衰陰盛證,治療用四逆湯,破陰回陽,或者說回陽救逆,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如果又兼有身熱反不惡寒的,那就叫陰盛格陽證,也就是我們在太陽病篇所提到的“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的真寒假熱證,治療用通脈四逆湯, 破陰回陽,交通內外。如果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又兼有“其人面色赤”的,這是陰盛於內,戴陽於上,那麼我們就用白通湯,破陰回陽,交通上下。陽衰陰盛 證、陰盛戴陽證、陰盛格陽證,它們的基本證候都是一樣的,都是在陽衰陰盛證的基礎上,病情進一步發展而來的。而陽衰陰盛證的基礎的臨床表現,在少陰病篇, 四逆湯適應證所引用的原文中,它並沒有把它描述全面,所以我上上次的課,曾經給大家歸納了,它應當見有,畏寒踡臥,冷汗自出,手足逆冷。它應當見有,下利 清穀,自利不渴,小便清長,小便白或者小便不利。它應當見有但欲寐、脈沉、脈微細、或者脈微欲絕等等。這是少陰陽衰陰盛證的最基本的證候。

阅读全文——共10698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8講

少陰寒化證(2)

我們上次課主要講了少陰寒化證的陽衰陰盛證、陰盛格陽證。現在看原文中的陰盛戴陽證,講義314條和315條,314條說,“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315條:“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如果光看原文所描述的臨床證狀,我們很難判斷這是個陰盛戴陽證,充其量我們把它看成是少陰的陽衰陰盛證,有下利清穀,又有脈微,但是仲景用了白通湯,我們在研究這兩條的時候,我們就採取了以方測證,以藥測證的方法,來尋找它的病機的所在。

白通湯的藥物組成是以蔥白為主藥,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蔥白,張仲景在什麼情況下用呢?我們上次課說,是在“其人面色赤”的時候用,仲景在通脈四逆湯的加減中提到“面色赤者加蔥九莖”, 由此提示仲景用蔥白主要是治療陰盛戴陽證的。既然白通湯這張方子是以蔥白放在第一位,由此我們知道,白通湯應當是治療陰盛戴陽的。所以314條和315 條,它的主證除了下利和脈微之外,還應當有其人面色赤。蔥白有通陽的作用,用在陰盛戴陽證中,它在乾薑、附子為主,溫陽驅寒、破陰回陽的基礎上,它有交通 上下的效果,所以來治療陰盛戴陽證。

阅读全文——共8176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7講

少陰寒化證(1)

上次課給少陰病開了頭,少陰病變牽涉到手足少陰,心腎和腎經。由於少陰心是主火的,腎是主水的,而少陰腎又是人體元陰元陽之根本,所以病變牽涉到心 腎的時候,常常牽涉到人體的根本之氣的動搖。所以少陰病從總體來說,它是一組心腎陰陽俱衰,而又以腎陽虛衰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氣衰弱為主的證候。

少陰病的分類:少陰病主要證候是少陰臟証,當素體少陰陽虛陰盛時,邪氣從陰化寒,就容易出現少陰寒化証, 當素體少陰陰虛陽亢時,邪氣從陽化熱,就容易出現少陰熱化証。 少陰病主要證候,就有寒化與熱化兩類不同。上次課談到少陰病,以“脈微細,但欲寐”為其提綱,脈微主陽虛,脈細主陰虛,這樣的 脈象,體現了少陰病陰陽俱虛,而又以腎陽虛衰為主,這樣一個病變的本質。所謂“但欲寐”,就是精神萎靡不振,嚴重的病人精神不振,意識朦朧,對周圍的反應 能力下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這樣一個精神狀態,正提示了人體陰精陽氣不足,精神失養。

阅读全文——共8554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6講

少陰病概要、少陰病綱要

三陰病我們講完了太陰病,現在講少陰病。少陰病的病變部位涉及到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以及足少陰腎的經脈。這是根據《傷寒論》所涉及到的臟腑和經絡來歸納的。

少陰病的成因,有兩種情況,(1) 外寒直中少陰。直中這個詞,我們說過多次,是外邪不經過三陽,直接侵入三陰之臟而發病的,就叫做直中。為什麼可以發生直中?這主要是和素體陽虛有關。少陰 病,主要是平素少陰腎陽虛,一發病,外邪就可以直渡少陰。起病之初,就表現了手腳發涼,血壓下降,精神不振這樣一個周圍循環衰竭,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就叫 少陰傷寒。而少陰傷寒病情比較沉重,治療比較困難。西方國家每年流感都有一批人死亡,哪些人死亡呢?年齡大的,腎陽平素比較虛的,一得流感就是血壓偏低, 手腳發涼,周圍循環不好,很難治療。所以西方國家,一有流感流行,他們都比較害怕。中醫有一句話“老怕傷寒少怕癆,傷寒專死下虛人”,這主要是指的少陰直中。

阅读全文——共8220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5講

辨太陰病證並治(2)

上次課談到了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的一部分內容。太陰病的病變部位涉及到了足太陰脾臟,足太陰脾經,以及太陰所主的四肢。太陰病的主要證候,是脾陽虛, 脾氣虛,運化失司,寒濕內盛,升降紊亂,這樣一組以消化系統機能低下的證候為主,我們把它叫做太陰臟虛寒證。關於太陰臟虛寒證,我們上次講了273 條,277 條也是太陰病篇的提綱,“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革更)”。如果再結合277 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太陰臟虛寒證的臨床表現,在這兩條裡講得非常清楚了。由於脾陽虛,脾氣虛,寒濕內盛,外邪也從陰化寒,所以就出現了消化系統的一組寒濕內盛,機能低下的證 候,並且伴有升降紊亂。太陰病的這種腹滿和時腹自痛,這是寒濕壅滯氣機的表現,但是它的病機本身是個虛證,因此這種腹滿腹痛是喜溫喜按,得溫得按則減,它 和實證的,它和虛中夾實的那種腹滿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的。太陰病的吐利,是以下利為主,這種下利是越拉越重,因為越拉脾陽越虛,脾陽越虛,下利就越嚴重。太 陰的下利,大便的特徵是大便稀溏,而且伴有口不渴,自利不渴屬太陰,這是辨太陰下利的一個很關鍵的地方。

阅读全文——共8906字

Read more

郝萬山講《傷寒論》第54講

辯太陰病證並治(1)

前面講完了三陽病的辨證論治,在講少陽病時曾經提到,少陽是個小陽,是個弱陽,如果少陽抗邪不利,邪氣就有可能從陽入陰,從少陽而傳入太陰。所以下面我們就講太陰病。太陰病是陰症的初期階段,講原文之前,我們先對太陰病的大概情況做一個介紹,也就是概說。

病變部位

阅读全文——共7160字

Read more
1 2 3 4 5 8